第50章 有功不赏那怎行

关灯
    对?”赵辉恍然大悟。

     他一个草根千户,突然一跃成为驸马,还节制一军,立下大功,不被人眼红就奇了怪了。

     张六一道:“那……那怎么办?” “引导舆论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创造舆论。

    ”赵辉顿了顿道,“创造舆论最好的方式是打造宣传工具。

    ” 有了! 赵辉打算办个报纸。

     报纸这东西大明朝还没有,由自己来草创,正是可以吃一波红利的时候。

    只要自己不作大死,就不会死。

     想定了这些,赵辉问张六一:“你有没有认识的翰林大儒或者博士(指的是国子监博士)之类的?” 张六一想了想道:“杨士奇!” 赵辉绝倒,杨士奇是太子的人,化成灰都是太子的铁杆,他要敢跟太子的人眉来眼去,恐怕报纸还没办成,人就凉凉了。

     之前太子被人进谗言说接驾迟缓,差点被废太子之位,太子是没事了,可他一众东宫属官就遭了罪,杨溥、黄淮等人都因此事件而被关入诏狱,杨士奇也进去待了几天后才释放出来。

     东宫的属官现在都夹起尾巴来做人,还是不要有所联系的好。

     至于太子,自己反而倒是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找他,毕竟太子是自己侄儿嘛。

     这厢,太子正与朱棣奏对。

     说是奏对,其实更像是在审犯人。

    朱棣问一句,太子答一句。

     朱棣:“交趾的事,太子有没有说法?” 朱高炽躬身道:“儿臣以为交趾平而复叛,盖因其地分离已久,百姓蒙昧不化,不知礼仪。

    所以,欲安定交趾,在治不在剿。

    ” “在治不在剿?朕好像哪里听过。

    ” 太子笑道:“是驸马赵辉的提议。

    ” 朱棣嗯了一声。

     太子见朱棣似乎没啥反应,又道:“布政使黄福也上奏过类似的说法。

    ” “黄福治民还是一把好手。

    ”朱棣对黄福还挺看中的。

     太子看了眼朱棣的脸色,见没有异常,又大胆道:“赵辉进言,似对英国公在交趾杀伐太重有意见。

    ” 朱棣却顾左右而言他,“坊间有流言,交趾需得如沐家一般,由勋臣永镇,方才能长治久安。

    你怎么看?” 太子额头有些汗下来:“儿臣以为这事不妥,交趾分离已久,若勋臣永镇,若如唐末旧事,又该如何?是以极为不妥。

    ” 太子指的是唐末五代十国,交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