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拜师蔡邕,蔡琰的报复

关灯
    见甄悠沉默不答,也不在意,不会才正常。

     “无题,随意作诗一首,可能做到?” 本不想表现的太过另类,来拜师也是为了获取名声,但转念一想,如果不拿出点真本事,蔡邕还真不一定看的上,平平无奇,哪来的名声,不能藏拙。

     心下已定,随意作诗吗?,那就随意一点。

     “白雪茫茫,崎山渺渺。

    春雨迢迢,路影遥遥。

    ” 蔡邕一听,有些失望,太过平平无奇,可以说是涂鸦之作。

    看来那首打油诗,是不是眼前稚童所作,还有待商榷啊。

     甄逸久经世故,岂能猜不出蔡邕心里在想什么。

    放下手中耳杯,已经想好说词。

     甄悠不知道,他停顿润色的几息时间里,空气中的交锋已经过了好几个回合。

     等回过神,感觉气氛有些不对,稍微一想,心下了然。

     拱手一礼:“先生,悠,此前从未出过府门,随家父至此,一路所见皆历历在目,心中已有一诗,还请先生解惑。

    ” “白雪茫茫,崎山渺渺。

    春雨迢迢,路影遥遥。

    寒衣破旧风犹透,陋室残颓梦亦焦。

    稼穑辛勤仓廪瘦,奔波劳碌米薪飘。

    民生多舛愁肠断,世事无常泪眼凋。

    ” 甄逸手一抖,这正是他们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一脸不可置信。

     蔡邕腾地站了起来,眼露不可思议,好一块璞玉,好一块璞玉啊。

     上阙稚童赶路百无聊赖,下阙所见皆是生民困苦。

     心下激荡不已,我蔡伯喈一生所求,尽在这五十八个字上,此子天生就该是我的弟子,好,好。

     可这生民困苦,该如何解惑?蔡邕一时也回答不上来。

    告诉他,只要君明臣贤吗?叹气,摇头。

     “最后一问,回答让我满意,我便收你做入室弟子。

    ” 甄悠再拱手一礼:“先生请问。

    ”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 语气变得严厉:“你因何而学?” 这是对刚才第一问不满意吗?直接问我志向,志向吗?还真有。

     既然拿诗经考教自己,那我也不装了,同样用诗经回答。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为我汉民族屹立寰宇之巅而学。

    ” 甄逸也是饱读诗书,这讲的什么,他自然听得懂,灾年人民无食,难以存活,痛感逢此饥荒,不如不出生为好。

     但最后一句,无人敢直视。

     为我汉民族屹立寰宇之巅而学。

     多么豪情壮志的志向,直接跳过温饱,升华,心中有大爱,想想有些自愧不如。

     蔡邕也是心颤不已,他二隐二出,他这样的智者怎能看不出现在大汉的疲敝,百姓的罹难。

     蔡邕再一次站起来问道:“你想做那鲍昱、关龙逢,还是卫青、霍去病?” “揽其一身,有何不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