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投稿

关灯
    位外,这几天一直满京城乱逛。

     他和几位老友恢复了联系,建国门这块儿的各路天王们见天请小叔吃饭,理由不外乎是给他接风洗尘。

     不到天黑,你是见不到他面儿的。

     回来后他就开吹,今儿吃了老莫,昨儿在京城饭店暴搓了一顿,前儿在东来顺涮的铜锅子,明儿打算去全聚德跟烤鸭子比画比画。

     人面儿宽,路子野,没办法。

     那得意洋洋的语气好像全京城的饭店,只有他去不去,没有不接待的一般。

     听得高远直上头。

     洗漱过后,高远懒得做早饭,去厨房里拿了个合面馒头,掰成小块往开水里一泡,就着拌好的萝卜丝咸菜简单对付了一口。

     吃过饭后往书桌前一坐,一气呵成,把还没写完的故事收了尾。

     全篇大概4万多字,他看了看,很满意。

     高远也不想再磨叽了,今天就给北影厂送过去。

     他翻箱倒柜找了个牛皮纸袋子,把稿子放进去,又提笔在牛皮纸袋上写了:BJ电影制片厂《电影创作》杂志社编辑部收。

     写好后拿着纸袋出了门。

     高远有点小激动,他盼这天很久了。

     之所以磨叽到今天,除了没琢磨出来合适创作的剧本外,另外就是,随着《人民X报》刊登了他的高考作文,他也算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人物了。

     勉强算是有了点虚名。

     别小看这点虚名,对他投稿有莫大助益。

     他只是觉得多少有些对不起刘学红同学,倒不是说刘学红同学的作文没被报纸刊登。

     也登了。

     但他这不是把原本该属于刘学红同学的高考状元给拔了份了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愧疚的。

     但也没办法,出名要趁早,早点成名就能早些实现财富自由。

     高远拎得清。

     他出了门,又不想挤公交车,便跟秦大爷借了自行车,从新开路胡同出发,风驰电掣一路向北杀。

     过北海、什刹海,十几公里的路程,一直到北太平庄,也就是几年后北三环蓟门桥附近,他才下了车子喘口气儿。

     北电和北影厂都在这地界上。

     这里也是高校云集的所在,中农大、林大、邮政学院,包括高跃民工作的首都钢铁学院,都在这片儿。

     这就是传说中八大高校聚集的学院路。

     清北两家知名学府距此处也十分近。

     喘匀了气儿,高远推着车子走到北影厂门卫室,踢下撑子将28大杠停好。

     他四下里扫了扫,见北影厂里面大多是苏式风格的建筑,厂门口三个工农兵样式的厂标十分显眼,遂撇了撇嘴。

     这里说的苏式风格,不是苏州风格,而是老毛子风格。

     一个大爷见他站在窗户外面眼珠子乱瞄,冷淡地问道:“干嘛的?” 高远走过去,先把烟掏出来,两毛八的大前门,递上一根后笑着说:“大爷您好,我是来投稿的。

    ” 大爷没拿自个儿当外人,接了烟吹口气儿,没舍得抽,别在了耳朵上,似嘲讽不像嘲讽道:“你小子大前门开道,是想让我给你开后门啊。

    ” 高远乐了,这才把牛皮纸袋递了过去,说:“可不敢让您老开后门,我一看您就是个原则性很强的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