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万年太久
关灯
小
中
大
时间如滴水一般,细微到不经意间就消逝不见。
但只要静下心来,倾耳聆听,总会寻得蛛丝马迹。
回首来时路,余渊很确定,自己绝没有巨枪乌贼游的那样快,这也意味着,现在想要从进来的地方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看着地面爬动的那些小东西,余渊突然觉得甲壳类的刺身味道应该不错。
可就算是吃的问题解决了,淡水又怎么解决。
即便吃喝都解决了,难道自己要在这里困守一辈子吗?看了一眼空旷的四周,除了散落的石块,还有一些死去的甲壳类生物的残骸,余渊觉得眼前的那座茅屋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活动活动筋骨,从地上捉了一些小螃蟹充饥,余渊感觉自己的状态已经达到了最佳。
于是迈开脚步,向那间茅屋走去。
很奇怪,在这样一座深海底下,竟然会有茅草搭建的小屋,诡异,但绝对能够勾起人类的好奇心。
停在门口,余渊谨慎的竖起了耳朵,希望能够铺捉到茅屋里面的声音,遗憾的是没有听到任何异常的声响。
主人大概率是不会在的,否则,外面乌贼已经触动了机关,里面的人不会不知道。
看沙地上留下的痕迹,这些标枪已经被拉回来不知道多少次了,在发射路线上,留下了一道道的拖痕,如同细齿钉耙犁出的痕迹。
却没有留下任何人类,或者是类人生命的足印。
饶是如此,余渊仍旧小心,且礼貌的抬起手来,在木门上噔噔噔的敲了三下。
静听了一会,没有声音。
于是手掌贴着木门,稍微用了一点力,木门竟然应手而开,而且没有一点滞涩,仿佛经常开合一样,这让余渊心中升起来一丝不安。
原本以为屋子里面因为棚顶的遮挡,珠光照不进来应该有些昏暗,没想到里面居然比外面还要明亮几分。
这主要归功于茅屋对面的墙壁上,也镶嵌着一颗碗口大的明珠。
看清屋子里的情况后,余渊愣了一下,紧接着拱手为礼,朗声道:“晚辈余渊落难到此,打扰前辈仙修,还望海涵!”那语气恭敬异常,但如果白无相等人在此,定然能够听出来,这小子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那温润平和的语调之下,压制着的是他狂暴的心跳和强烈的不安。
只见正对着屋门的是一张石榻,上面铺着一张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皮,白的像雪一样。
令余渊感到恐惧的正是这白色皮毛上的东西。
说是东西不够准确,说是人也不够准确,只能说是一个人形的生物。
姑且就算是人吧。
那人盘膝坐在石榻之上,一件简单的灰色长衫披在身上,与眼下的服饰风格明显不一样,用余渊的眼光看来这个世界服饰主体风格大约同后世的唐朝相差不多,而这人身上长衫的样式,更接近与先秦,甚至更为古朴,没有扣子,只是用一根麻绳一样的东西在腰间拢了一下。
宽大长衫下的身材干瘦矮小,双盘打坐,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膝上,手心向上托着一根黑漆漆的木棍模样的东西。
看到这些,还可以说坐在石榻上的是个人。
可再抬头往上看,余渊就不敢肯定了,这个人类身体的生物,在脖颈上方顶着的竟然是一颗牛头。
两只牛角虽然不长,但却非常显眼。
之所以确定不是戴在头上的道具,是因为这个生物是个秃头,正所谓牛山霍霍,只有两直角倔强的支棱在上面。
那头颅上的五官也不像人类所有,环眼突鼻,两耳尖尖,阔口厚唇,倒是和那对牛角相映成趣,仿佛后世魔幻小说中提到的牛头人,只不过这小身板有些拉胯了。
就这样一个人不人,牛不牛的生物,猛然映入眼帘,还是在这深海之内,陌生的小茅屋之中,就算胆子再大,心再宽,也要思量思量啊! 余渊拱手而立等了一会,却听不到对方的回话。
于是再次鼓起声音说道:“还望前辈海涵!”又是几秒钟的沉默。
“前辈,前辈……”余渊连续又叫了两声,发现对方没有任何反应,连闭着的眼睛睫毛都没有动一下。
于是,他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同时竖耳倾听,还差两步,没有心跳,还差一步,没有呼吸,走到近前了,他将手缓慢的向牛头人的脖颈处伸了过去。
同时嘴里还叫到“前辈……” 呼,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原来已经死了,吓死宝宝了。
”余渊触手之下方才发现,那牛头人不但没有了生命迹象,连皮肤也已经呈现出石化的状态,冰凉而坚硬,显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而且还死了很久很久。
放下心来的余渊开始打量起了这间茅屋。
室内异常简陋,牛头人背后挂着一幅兽皮为底的地图,上面画着山川河流一样的图标,简单的一看就懂是什么东西,复杂的是完全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地方。
除了石榻房间内还有一张石头的桌子,以及一个石头墩子。
桌上放着一摞薄薄的木板,还有一把小刀子。
余渊走过去仔细观察了一下,应该是刻板记事一类的东西,从这一点上判断,这个牛头人生活的时代应该在很久很久以前,至少是两千年以前的事情。
因为以余渊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分析,在两千年前这个世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麻纸记录事情了,最不济也是用丝绢记录。
至于将事情刻在木板上是什么年代,距今多久?那一类的书刊余渊并没有看过,姑且就算是古人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可惜,上面的字体虽然清晰可见,但余渊却一个也不认识,那玩意和甲骨文有些相似,但却又有了一点隶属的痕迹,总之一个字也不认识。
秉承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生活态度的余渊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开来,放弃了从中寻求脱身办法的打算。
继续寻找别的线索。
石头桌子也是依墙而建,就地取材,外形也并不规则,占地不小,上面却没有几样东西。
除去木板和刀子以外,就剩下两块绿色的乒乓球大小的石头。
那两块石头外形并不规则,看材质非金非玉,仿佛是绿松石。
好奇
但只要静下心来,倾耳聆听,总会寻得蛛丝马迹。
回首来时路,余渊很确定,自己绝没有巨枪乌贼游的那样快,这也意味着,现在想要从进来的地方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看着地面爬动的那些小东西,余渊突然觉得甲壳类的刺身味道应该不错。
可就算是吃的问题解决了,淡水又怎么解决。
即便吃喝都解决了,难道自己要在这里困守一辈子吗?看了一眼空旷的四周,除了散落的石块,还有一些死去的甲壳类生物的残骸,余渊觉得眼前的那座茅屋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活动活动筋骨,从地上捉了一些小螃蟹充饥,余渊感觉自己的状态已经达到了最佳。
于是迈开脚步,向那间茅屋走去。
很奇怪,在这样一座深海底下,竟然会有茅草搭建的小屋,诡异,但绝对能够勾起人类的好奇心。
停在门口,余渊谨慎的竖起了耳朵,希望能够铺捉到茅屋里面的声音,遗憾的是没有听到任何异常的声响。
主人大概率是不会在的,否则,外面乌贼已经触动了机关,里面的人不会不知道。
看沙地上留下的痕迹,这些标枪已经被拉回来不知道多少次了,在发射路线上,留下了一道道的拖痕,如同细齿钉耙犁出的痕迹。
却没有留下任何人类,或者是类人生命的足印。
饶是如此,余渊仍旧小心,且礼貌的抬起手来,在木门上噔噔噔的敲了三下。
静听了一会,没有声音。
于是手掌贴着木门,稍微用了一点力,木门竟然应手而开,而且没有一点滞涩,仿佛经常开合一样,这让余渊心中升起来一丝不安。
原本以为屋子里面因为棚顶的遮挡,珠光照不进来应该有些昏暗,没想到里面居然比外面还要明亮几分。
这主要归功于茅屋对面的墙壁上,也镶嵌着一颗碗口大的明珠。
看清屋子里的情况后,余渊愣了一下,紧接着拱手为礼,朗声道:“晚辈余渊落难到此,打扰前辈仙修,还望海涵!”那语气恭敬异常,但如果白无相等人在此,定然能够听出来,这小子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那温润平和的语调之下,压制着的是他狂暴的心跳和强烈的不安。
只见正对着屋门的是一张石榻,上面铺着一张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皮,白的像雪一样。
令余渊感到恐惧的正是这白色皮毛上的东西。
说是东西不够准确,说是人也不够准确,只能说是一个人形的生物。
姑且就算是人吧。
那人盘膝坐在石榻之上,一件简单的灰色长衫披在身上,与眼下的服饰风格明显不一样,用余渊的眼光看来这个世界服饰主体风格大约同后世的唐朝相差不多,而这人身上长衫的样式,更接近与先秦,甚至更为古朴,没有扣子,只是用一根麻绳一样的东西在腰间拢了一下。
宽大长衫下的身材干瘦矮小,双盘打坐,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膝上,手心向上托着一根黑漆漆的木棍模样的东西。
看到这些,还可以说坐在石榻上的是个人。
可再抬头往上看,余渊就不敢肯定了,这个人类身体的生物,在脖颈上方顶着的竟然是一颗牛头。
两只牛角虽然不长,但却非常显眼。
之所以确定不是戴在头上的道具,是因为这个生物是个秃头,正所谓牛山霍霍,只有两直角倔强的支棱在上面。
那头颅上的五官也不像人类所有,环眼突鼻,两耳尖尖,阔口厚唇,倒是和那对牛角相映成趣,仿佛后世魔幻小说中提到的牛头人,只不过这小身板有些拉胯了。
就这样一个人不人,牛不牛的生物,猛然映入眼帘,还是在这深海之内,陌生的小茅屋之中,就算胆子再大,心再宽,也要思量思量啊! 余渊拱手而立等了一会,却听不到对方的回话。
于是再次鼓起声音说道:“还望前辈海涵!”又是几秒钟的沉默。
“前辈,前辈……”余渊连续又叫了两声,发现对方没有任何反应,连闭着的眼睛睫毛都没有动一下。
于是,他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同时竖耳倾听,还差两步,没有心跳,还差一步,没有呼吸,走到近前了,他将手缓慢的向牛头人的脖颈处伸了过去。
同时嘴里还叫到“前辈……” 呼,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原来已经死了,吓死宝宝了。
”余渊触手之下方才发现,那牛头人不但没有了生命迹象,连皮肤也已经呈现出石化的状态,冰凉而坚硬,显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而且还死了很久很久。
放下心来的余渊开始打量起了这间茅屋。
室内异常简陋,牛头人背后挂着一幅兽皮为底的地图,上面画着山川河流一样的图标,简单的一看就懂是什么东西,复杂的是完全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地方。
除了石榻房间内还有一张石头的桌子,以及一个石头墩子。
桌上放着一摞薄薄的木板,还有一把小刀子。
余渊走过去仔细观察了一下,应该是刻板记事一类的东西,从这一点上判断,这个牛头人生活的时代应该在很久很久以前,至少是两千年以前的事情。
因为以余渊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分析,在两千年前这个世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麻纸记录事情了,最不济也是用丝绢记录。
至于将事情刻在木板上是什么年代,距今多久?那一类的书刊余渊并没有看过,姑且就算是古人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可惜,上面的字体虽然清晰可见,但余渊却一个也不认识,那玩意和甲骨文有些相似,但却又有了一点隶属的痕迹,总之一个字也不认识。
秉承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生活态度的余渊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开来,放弃了从中寻求脱身办法的打算。
继续寻找别的线索。
石头桌子也是依墙而建,就地取材,外形也并不规则,占地不小,上面却没有几样东西。
除去木板和刀子以外,就剩下两块绿色的乒乓球大小的石头。
那两块石头外形并不规则,看材质非金非玉,仿佛是绿松石。
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