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刘府丧事

关灯
    ,心领神会,便快速走出大门迎了出去。

    只见那单大小姐一身素缟,在侍女的陪同下,迈着那三寸金莲,飘飘然走下轿子,宛如一朵盛开在寒冬的洁白梅花。

    她看到我和刘墉,施了一个万福算是见过了我俩。

    倒是那单大员外上前深施一礼道:“老朽,老朽。

    都怪老朽不明事理,在此向公子赔罪了!”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愧疚与不安,说话的声音也微微颤抖。

     我赶忙上前说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然后接着说:“单老爷里面请!里面请!” 我和刘墉共同陪同单大员外一家迎进刘宅,施了礼、上了祭。

    把单大员外介绍给老爷刘统勋和夫人。

    夫人一脸不屑,还在为了之前的悔婚之事恼怒。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与怨恨,冷冷地看着单大员外,仿佛要用眼神将他穿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的单大小姐向老夫人的灵柩行了孙媳大礼之后,又上前向刘统勋及夫人行了参拜大礼。

    刘统勋不知缘由,很是惊讶,他细细地打量着此女,只见她真若天女下凡一般,面容姣好,气质优雅,而行事也彬彬有礼,一举一动都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经过大家说明了事情真相,刘统勋轻捻胡须微微点头,很是欣慰。

    不过此时确实不是谈婚论嫁之时,于是便暂时按下不表,将这份情感深埋在心底。

     单大小姐名唤单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知书达理。

    今日身穿重孝,誓要给老夫人守孝三年。

    刘统勋考虑再三,深觉不妥,经商议后,让单莹守孝三日为好。

    今后嘛,可常来常往,也算是给这段缘分留下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三日后,下葬当天,刘家府宅外人山人海,拥挤的人群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

    乐队奏响悲伤的乐曲,那悠扬而哀怨的曲调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在为老夫人的离去而哀鸣。

     刘墉捧着祖母的灵位,缓缓前行,泪水不断地流淌,滴落在他前行的道路上。

    刘家老少皆跟在其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悲痛与不舍。

    “祖母,孙儿送您最后一程。

    ”刘墉声音颤抖,那声音仿佛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呼唤,充满了无尽的眷恋与思念。

    母亲跟在后面,听到此话几乎要昏厥过去,侍女们急忙小心地搀扶着,眼中满是担忧与焦急。

     整个葬礼过程庄重而肃穆,送葬队伍延绵二里地长,哭声不绝,此起彼伏。

    人们在悲痛中缅怀老夫人的一生,她的善良、慈爱与宽容,都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葬礼结束后,刘家的名声在当地愈发响亮,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看看人家这葬礼办的,那叫一个风光!其他人恐怕无法与之相比了!”一位路人惊叹地说道,眼中满是羡慕与钦佩。

     “谁叫人家刘统勋是当朝宰相呢!你没看到皇上都派人前来治丧了!”另一个人附和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

     “刘家有此荣耀,都是祖上积德啊。

    ”一位乡绅感慨道,脸上带着一丝敬重的神情。

     “以后咱们诸城,刘家更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了。

    ”另一个人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刘家的敬畏与向往。

     丧事一切完毕,刘统勋把家人召集到一起,神情庄重地说道:“皇上的恩赐,是对我们刘家莫大的恩宠,大家当铭记在心。

    日后定要更加小心翼翼,忠心为国,为百姓谋福祉。

    不得借助皇上的恩赐,借助我的名声在乡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尔等谨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道命令,深深地刻在家人的心中。

     我和刘墉赶紧点头说:“父亲,孩儿明白。

    ”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在这一刻,我们已经肩负起了刘家的荣耀与责任。

     刘统勋这时才注意到,我也称孩儿明白,有些纳闷,于是众人又把我的来历给刘统勋讲了一遍。

    刘统勋捻着胡须点了头,并告诫我绝不能借刘家威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若有违背定当严惩不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厉,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跪着向刘统勋明誓:“绝不会辜负老爷、夫人教诲!更不会辜负太夫人的养育之恩!”我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房间里回荡,仿佛是在向整个刘家宣告我的决心。

     自打今儿起,刘家在诸城声名远扬,地位更加稳固,成为当地人有口皆碑的风云之家。

    但在这荣耀的背后,刘家的每一个人都深知,他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与使命,那便是传承刘家的家风与品德,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