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四海云游
关灯
小
中
大
!”船家热情洋溢地发出邀请。
我和刘墉相互对视一眼,一番商量后欣然登上了小船。
小船悠悠地驶向湖心,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水痕。
且看这微山湖,湖面波光粼粼,犹如一面巨大而闪耀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的湛蓝和阳光的金黄。
荷花盛开,粉色、白色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愈发娇艳动人,荷叶随风摇曳,仿佛是一群身着绿衣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渔舟穿梭其间,船头的渔民们唱着悠扬动听的渔歌,歌声在宽阔的湖面上远远地传播开来。
刘墉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微山湖上泛轻舟,荷影摇曳韵自悠。
渔歌袅袅传天际,水色天光一望收。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诗!好诗!”船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起来。
见我拿出纸笔记录,好奇地说道:“你所记载的都是这位公子的诗作吧!在下能否看一看,拜读拜读公子的佳作呀?” 我看了看刘墉,刘墉微微点头表示允许,我便将这几日来的记录都递交给了船家。
船家神情专注地看完后归还,对刘墉的诗作赞不绝口,刘墉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一路无话,随后我们相继抵达海州(今连云港),那里的大海波澜壮阔,让人的心胸瞬间变得开阔豁达;接着又来到了杭州府,欣赏了西湖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迷人风姿;在钱塘县感受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在扬州瘦西湖,沉醉于那如诗如画的绝美景色;在苏州寒山寺,聆听了那悠扬深远的钟声。
这一路风餐露宿,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了大半年的时光。
一日,我们来到了宋都开封,前往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游览。
大相国寺宏伟壮观,香火旺盛,信徒们虔诚无比地祈祷着。
刘墉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作诗道:“大相国寺佛光悠,宝殿庄严岁月稠。
香火氤氲祈愿切,红尘纷扰一时休。
” “哈哈哈哈,好一句‘红尘纷扰一时休’。
让我瞧瞧这是哪位大诗人的名作。
”只见一个身高不过七尺,年龄大概二十二三岁,书生打扮的人走了过来。
他步伐轻盈灵活,眼神中透着聪慧和好奇的光芒。
来人走到我们跟前,恭敬地深施一礼道:“二位请了!请问二位姓字名谁?在哪里高就啊?” “这是我家三哥刘墉,我是刘安。
请问阁下是……”我连忙接过话茬说道。
“哦——失敬失敬!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刘墉刘公子!在下是保定府河间的纪晓岚是也!”来人躬身行礼,说话带着一丝酸气。
“哦?原来是纪公子。
”刘墉也赶忙躬身还礼。
就这样,我们三人在大相国寺及开封府闲逛了几日。
说实话,纪晓岚这人,一开始我着实有点看不上。
他长相平平无奇,身高也一般,甚至比我还略矮一些,说话还有点结巴。
不过,人家确实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在这方面比我强出太多,和刘墉倒是能相提并论。
这小子最让我讨厌的是,他老是拿着个小烟袋锅,动不动就“喷儿喷儿”抽上两口,那烟叶也并非什么上等货色,味道呛人得很。
但刘墉却与他相谈甚欢,仿佛找到了知音挚友一般。
我们一行人就这样边走边看,不知不觉间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日子,终于来到了洛阳。
我们三人一同游览龙门石窟,那石窟中的佛像栩栩如生,雕刻工艺精妙绝伦,令人不禁叹为观止。
刘墉望着那些庄严肃穆的佛像,心中感慨万分,随即吟诗道:“龙门石窟佛光照,石壁浮雕技艺高。
岁月沧桑留胜迹,千秋伟业颂风骚。
若我今朝得剃度,定能烦心得所超。
” 我和纪晓岚听到他这最后一句,心里暗暗一惊。
我暗自思忖,刘墉这是想要做什么?难道是要出家当和尚?我们赶忙拉着他匆匆离开了龙门。
当晚,我们在洛阳的一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清晨,我一觉醒来却发现刘墉不见了踪影。
本以为他是去了茅厕,可直到我洗漱完毕仍不见他回来。
我随便吃了点东西,心里越发着急,便赶忙去询问店小二。
小二告知我刘墉卯时就骑马离开了。
嘿,这家伙居然跟我玩起了失踪!我突然想起他昨日在龙门石窟吟的那句“若我今朝得剃度,定能烦心得所超”的诗。
难道他真的去当和尚了?我越想越觉得焦急,匆匆收拾好东西,骑马直奔龙门石窟的龙门寺,满心期望能在那里找到他。
然而,到达之后却一无所获。
正当我满心失望,不知该如何
我和刘墉相互对视一眼,一番商量后欣然登上了小船。
小船悠悠地驶向湖心,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水痕。
且看这微山湖,湖面波光粼粼,犹如一面巨大而闪耀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的湛蓝和阳光的金黄。
荷花盛开,粉色、白色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愈发娇艳动人,荷叶随风摇曳,仿佛是一群身着绿衣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渔舟穿梭其间,船头的渔民们唱着悠扬动听的渔歌,歌声在宽阔的湖面上远远地传播开来。
刘墉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微山湖上泛轻舟,荷影摇曳韵自悠。
渔歌袅袅传天际,水色天光一望收。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诗!好诗!”船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起来。
见我拿出纸笔记录,好奇地说道:“你所记载的都是这位公子的诗作吧!在下能否看一看,拜读拜读公子的佳作呀?” 我看了看刘墉,刘墉微微点头表示允许,我便将这几日来的记录都递交给了船家。
船家神情专注地看完后归还,对刘墉的诗作赞不绝口,刘墉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一路无话,随后我们相继抵达海州(今连云港),那里的大海波澜壮阔,让人的心胸瞬间变得开阔豁达;接着又来到了杭州府,欣赏了西湖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迷人风姿;在钱塘县感受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在扬州瘦西湖,沉醉于那如诗如画的绝美景色;在苏州寒山寺,聆听了那悠扬深远的钟声。
这一路风餐露宿,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了大半年的时光。
一日,我们来到了宋都开封,前往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游览。
大相国寺宏伟壮观,香火旺盛,信徒们虔诚无比地祈祷着。
刘墉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作诗道:“大相国寺佛光悠,宝殿庄严岁月稠。
香火氤氲祈愿切,红尘纷扰一时休。
” “哈哈哈哈,好一句‘红尘纷扰一时休’。
让我瞧瞧这是哪位大诗人的名作。
”只见一个身高不过七尺,年龄大概二十二三岁,书生打扮的人走了过来。
他步伐轻盈灵活,眼神中透着聪慧和好奇的光芒。
来人走到我们跟前,恭敬地深施一礼道:“二位请了!请问二位姓字名谁?在哪里高就啊?” “这是我家三哥刘墉,我是刘安。
请问阁下是……”我连忙接过话茬说道。
“哦——失敬失敬!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刘墉刘公子!在下是保定府河间的纪晓岚是也!”来人躬身行礼,说话带着一丝酸气。
“哦?原来是纪公子。
”刘墉也赶忙躬身还礼。
就这样,我们三人在大相国寺及开封府闲逛了几日。
说实话,纪晓岚这人,一开始我着实有点看不上。
他长相平平无奇,身高也一般,甚至比我还略矮一些,说话还有点结巴。
不过,人家确实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在这方面比我强出太多,和刘墉倒是能相提并论。
这小子最让我讨厌的是,他老是拿着个小烟袋锅,动不动就“喷儿喷儿”抽上两口,那烟叶也并非什么上等货色,味道呛人得很。
但刘墉却与他相谈甚欢,仿佛找到了知音挚友一般。
我们一行人就这样边走边看,不知不觉间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日子,终于来到了洛阳。
我们三人一同游览龙门石窟,那石窟中的佛像栩栩如生,雕刻工艺精妙绝伦,令人不禁叹为观止。
刘墉望着那些庄严肃穆的佛像,心中感慨万分,随即吟诗道:“龙门石窟佛光照,石壁浮雕技艺高。
岁月沧桑留胜迹,千秋伟业颂风骚。
若我今朝得剃度,定能烦心得所超。
” 我和纪晓岚听到他这最后一句,心里暗暗一惊。
我暗自思忖,刘墉这是想要做什么?难道是要出家当和尚?我们赶忙拉着他匆匆离开了龙门。
当晚,我们在洛阳的一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清晨,我一觉醒来却发现刘墉不见了踪影。
本以为他是去了茅厕,可直到我洗漱完毕仍不见他回来。
我随便吃了点东西,心里越发着急,便赶忙去询问店小二。
小二告知我刘墉卯时就骑马离开了。
嘿,这家伙居然跟我玩起了失踪!我突然想起他昨日在龙门石窟吟的那句“若我今朝得剃度,定能烦心得所超”的诗。
难道他真的去当和尚了?我越想越觉得焦急,匆匆收拾好东西,骑马直奔龙门石窟的龙门寺,满心期望能在那里找到他。
然而,到达之后却一无所获。
正当我满心失望,不知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