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返京复命

关灯
    ,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我听后拍手叫好:“三哥这诗词做得太好了!简直好得不得了!” “嗯——!不要乱说,我可做不出这么好的诗词,此诗词乃宋朝苏轼所写,并非我刘墉之作呀!”刘墉说完哈哈大笑,付钰、谢玲儿一同取笑我,闹得我十分尴尬。

     这刘墉,一点面子都不给我。

    你就说是你做的词不就没事儿了,害我在这两人面前丢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闲话少说,我和刘墉、付钰等来到徐州府衙,递上文书。

    徐州知府丁鬯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哎呦呦,在下不知刘大人驾到,有失远迎!罪过罪过!”丁鬯一边说话一边把我们迎接进了府内,我们来到三堂分宾主落座。

     丁鬯问道:“刘大人可是因官仓一事而来?” 刘墉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说:“正是!不知丁大人……” “不必说了,在下一定全面配合,不知刘大人想从何查起呀?”丁鬯知府问道。

     “不过先烦请丁大人帮我看管一人如何?”刘墉说道。

     “不知需要看管何人?”丁鬯问道。

     “随我来。

    ”丁鬯跟在刘墉身后来到大堂。

    刘墉说:“就是此人!将头套摘下!” 于是安顺把套在舒麟头上的头套取了下来,丁鬯看到舒麟吓了一跳,他待在原地愣住了。

     “哎哎哎!丁大人,你怎么了?丁大人这是怎么了?”我捅了捅丁鬯说道。

     丁鬯缓过神来,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你们!你们怎么把总督大人给抓了?!” “是呀!我们不单单能抓他,在必要时还能杀他。

    ”付钰亮出天子剑说道。

     丁鬯看到了天子剑不再言语,立刻安排人手将舒麟关押在了死牢,交代下去严加看管,并嘱咐手下:一、不能跑了,人跑了看管人员皆是死罪;二、必须小心伺候,不能死了,人死了看管人员皆发配到边疆为奴。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刘墉也安排了我们的人,那几个水军的头头一同看管。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大官呢!两省总督,封疆大吏,从一品。

    如果真在押解过程中出点事儿,我们这些人还真的担点责任。

    尽管我们有金牌呀、团龙褂子呀、调兵令箭呀、天子剑呀,但那些东西对付四五品的官员还可以,对待这样的官员根本不沾边。

     我们在徐州府,首先利用飞鸽传书的形式通知了和硕诚亲王,告诉他我们抓住了舒麟,并且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有罪。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请求朝廷派兵前来将舒麟押回朝廷。

    其次,我们四人开始查访中原各府州县的官仓。

    这往后也不用暗查了,因为一个舒麟已经闹得天下皆知了。

    徐州各府州县还没有查完就接到了王爷飞鸽传书,说朝廷已经另派官员查证中原官仓,我等只要看好舒麟,等待朝廷派兵前去接应便可。

     这下好了,我们可是轻松多了,也能抽空到处欣赏一下景致,了解一下各地风土人情,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没几日,归德府奉旨派兵前来帮助我们押送舒麟的人到了,我们辞别了徐州,赶往了归德府。

     就这样,我们在德府、开封府、彰德府、顺德府、广平府、保定府的一路官兵的保护下,最后在由顺天府官兵接应来到了北京。

     北京城内热闹非凡,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总算回到了我们曾非常熟悉的北京城。

     刚踏入北京,我们一行人便被一股浓郁的皇家威严与繁华气息所笼罩。

    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川流不息,来自各地的商贾、百姓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刘墉等人带着舒麟径直前往紫禁城,面圣奏明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把监监察御史石基一家的遭遇和安顺如何出谋划策诱捕舒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向乾隆奏明,还引荐了谢石基的女儿谢玲儿,由谢玲儿将血书全部交给了乾隆。

     等刘墉奏陈完毕之后,朝堂上一阵骚乱,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江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舒麟深受皇恩,竟然私自养兵,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乾隆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立刻下旨将舒麟收押于天牢,等候处置。

     刘墉在朝堂上详细奏陈了在扬州、江宁等地所发现的官仓猫腻以及舒麟的种种罪行之后,说道:“皇上,应给予谢玲儿昭雪伸冤并加以抚恤,以示皇帝天恩!” “照准!”乾隆应道。

     “陛陛下安顺在此次捉拿舒麟中功劳最大,况且安顺等人心系朝廷,一心为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