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永瑆突起

关灯
    及此事,乾隆听后,虽对永瑆的才华表示赞赏,但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特别之意。

     随着永珹等人收集的证据越来越多,他们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在早朝之上向乾隆参奏和珅。

    这日早朝,永珹率先出列,向乾隆奏道:“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和珅身为朝廷重臣,却利用职权,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在朝中一手遮天,恳请皇上明察。

    ”说罢,永珹将一叠厚厚的证据呈了上去。

     乾隆接过证据,脸色渐渐变得阴沉起来。

    他仔细翻阅着证据,心中对和珅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不已。

    然而,就在乾隆准备发作之时,和珅却不慌不忙地出列,跪地奏道:“皇上,四阿哥这是在污蔑奴才。

    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他为了陷害奴才而伪造的。

    奴才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贪污受贿之举。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永珹一听,急道:“皇上,和珅一派胡言,这些证据都是微臣费尽心力收集而来,千真万确,还望皇上明鉴。

    ” 乾隆看着和珅和永珹,心中十分纠结。

    他深知和珅的能力,且多年来和珅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为自己处理了不少棘手的事务;但眼前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信。

    思索片刻后,乾隆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定论。

    朕会派人彻查,若和珅真有贪污受贿之举,朕绝不姑息;若四阿哥是故意陷害,朕也定不轻饶。

    退朝!” 散朝后,和珅心中暗恨永珹。

    他知道,若不尽快想办法应对,此次恐怕在劫难逃。

    回到府中,和珅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商议对策。

    谋士们经过一番讨论后,认为要想化解此次危机,必须想办法让那些证据失去效力,同时还要反咬永珹一口,说他蓄意陷害朝廷大臣。

     于是,和珅派人暗中威胁那些为永珹提供证据的人,让他们改口否认之前的供词。

    同时,又买通了几个与永珹有过节的官员,让他们在皇上面前弹劾永珹,说他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择手段,诬陷忠良。

     几天后,负责调查此事的官员向乾隆禀报,称经过仔细调查,并未发现和珅贪污受贿的确凿证据,反而发现永珹有结党营私、意图陷害大臣的嫌疑。

    乾隆听后,心中对永珹大失所望,将永珹召进宫来,严厉斥责了一番。

    永珹有口难辩,只能跪地谢罪。

     经此一事,和珅不仅成功化解了危机,还让永珹在乾隆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永瑆在和珅的运作下,在朝堂上的地位愈发稳固,支持他的大臣也越来越多。

     刘墉得知此事后,心中明白和珅必定在背后做了手脚,但苦于没有证据,无法为永珹辩解。

    他更加担心和珅会因此更加肆无忌惮,皇子间的争斗也会愈发激烈。

     就在刘墉忧心忡忡之时,宫外传来了一个消息,让宫廷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原来,南方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叛军势力迅速壮大,已经攻占了好几座城池。

    乾隆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派兵镇压,有的主张招安。

    和珅见状,觉得这是一个为永瑆树立威望的好机会。

    他出列奏道:“皇上,奴才以为,叛军势大,若不尽快镇压,必将危及朝廷根基。

    十一阿哥永瑆自幼熟读兵书,对军事谋略颇有见解,奴才举荐他挂帅出征,定能平定叛乱,为皇上分忧。

    ” 乾隆听后,心中有些犹豫。

    他虽知道永瑆有些才华,但从未让他带兵打过仗,担心他难以胜任。

    永瑆见乾隆犹豫,赶忙出列,跪地奏道:“皇阿玛,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恳请皇阿玛给儿臣一个机会。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平定叛乱,若有闪失,儿臣甘愿领罪。

    ” 乾隆看着永瑆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最终决定让永瑆挂帅出征。

    永瑆领命后,立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和珅则在一旁全力协助,为永瑆调配粮草、挑选将领,忙得不亦乐乎。

     刘墉看着和珅和永瑆的举动,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他深知和珅此举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担心永瑆此去会遭遇不测,同时也担心和珅会利用此次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永瑆出征后,刘墉密切关注着前线的消息。

    起初,永瑆率领的军队进展顺利,接连收复了几座被叛军攻占的城池。

    乾隆得知后,十分高兴,对永瑆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和珅也因此在朝中更加得意,时常在大臣们面前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