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永瑆被贬

关灯
    了他,并提供了一些关键的证据。

     “殿下,这些都是小人亲眼所见,句句属实。

    和珅那老贼平日里作威作福,坏事做尽。

    小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决定站出来。

    ”家奴跪在地上,诚恳地说道。

     永璂大喜过望,“好,你做得对。

    若此事成功,本皇子定不会亏待你。

    ” 有了这些新的证据,永璂等人再次看到了希望。

     永璂等人带着新的证据,再次来到养心殿。

    这一次,他们将证据详细地呈给乾隆皇帝,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

     乾隆皇帝仔细审视着这些新的证据,又派人暗中调查。

    经过一番核实,终于确定了永瑆与和珅的罪行属实。

     “和珅,永瑆,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这等欺君罔上之事!”乾隆皇帝怒不可遏,下令和珅闭门思过三个月,削去永瑆亲王爵位降为郡王,永不得参与皇储之事。

     永璂等人因揭发有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奖。

    这场储君之争,似乎暂时告一段落。

    但紫禁城的风云并未就此平息,新的波澜正在悄然涌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众多皇子之中,颙琰一直以来都行事低调,勤奋好学,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然而,他为人谦逊,并不主动参与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

    但他的弟弟永璘,却对哥哥的才华和品德深信不疑,自己以前差点被和珅引入旋涡,而今一心想要帮哥哥夺得储君之位。

     永璘生性豁达,不拘小节,在宫中颇有人缘。

    他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推动局势,于是决定先从拉拢人心入手。

    他时常与宫中的侍卫、太监们打成一片,从他们口中了解宫中的大小事务和各位皇子的动向。

     一日,永璘在宫中花园散步时,偶然听到几个太监在议论永瑆被揭发后的事情。

    其中一个太监小声说道:“听说永瑆倒台后,不少皇子都在暗自较劲,想要在皇上面前表现呢。

    ”另一个太监附和道:“是啊,不过要说最有希望的,还得是颙琰,他平日里勤勉,又深得皇上欢心。

    ” 永璘听在耳中,心中一动。

    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借此为哥哥造势。

    于是,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宫中宣扬颙琰的优点。

    他对侍卫们说:“我哥哥颙琰,不仅才学出众,而且心地善良,若他日能登上皇位,必定是我大清百姓之福。

    ” 侍卫们听了,虽表面上应和,但心中也各有想法。

    毕竟在这宫中,局势变幻莫测,谁也不敢轻易站队。

    永璘察觉到了众人的顾虑,他决定拿出一些实际的行动来。

     当时,宫中正在筹备一场盛大的庆典,以庆祝乾隆皇帝的寿辰。

    永璘主动找到负责筹备的内务府官员,提出愿意帮忙。

    他四处奔走,精心安排庆典的各项事宜。

    从场地布置到节目编排,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筹备过程中,永璘巧妙地将颙琰的一些治国理念融入到庆典的元素中。

    比如,在节目里加入了一些展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暗示着颙琰若为君,将能让国家繁荣昌盛。

    庆典当日,乾隆皇帝看到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心中十分欢喜。

    他不仅对颙琰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对永璘的用心颇为赞赏。

     然而,永璘的举动引起了其他皇子的不满。

    一些皇子认为永璘此举是在故意为颙琰邀功,意图扰乱储君之争的局势。

    于是,他们开始在暗中诋毁颙琰和永璘。

     “哼,永璘不过是想借着他哥哥上位罢了,颙琰也不见得有什么真本事,不过是会做些表面功夫。

    ”一位皇子在私下里对其他皇子说道。

     这些诋毁的言论很快传到了永璘的耳中。

    他心中气愤不已,但他知道,此时不能冲动行事。

    他决定找到那些对颙琰也有好感的大臣们,寻求他们的支持。

     永璘先是拜访了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王杰。

    而王杰与阿桂一直关注着皇子们的成长,对颙琰的才华也颇为欣赏。

    永璘诚恳地对王杰说:“王大人,我哥哥颙琰一心为国,心怀天下。

    如今储君之位未定,还望大人能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

    ” 王杰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所言,老夫也有所察觉。

    只是这储君之争,错综复杂,老夫也需谨慎行事。

    ” 永璘并未气馁,他又接连拜访了几位大臣,向他们阐述颙琰的优点和治国理念。

    可这些老臣都害怕卷入这皇储之争,给自己带来不测,谁也不敢轻易表态支持颙琰。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