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扶正储君
关灯
小
中
大
灾,颙琰的表现可圈可点啊!他心系百姓,处事有方,将赈灾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实乃我大清之幸!”
颙琰赶忙上前,恭敬地拱手说道:“父皇过奖了,儿臣只是做了自己应尽之责,不敢居功。
这一切,都是父皇平日教导有方,加上诸位大臣共同出力的结果。
” 其他皇子们虽都跟着纷纷点头称赞:“老十五此次确实辛苦,实乃我等楷模。
”可那笑容之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甘与嫉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朝后,永璘皱着眉头,心中思忖着。
他快步走到王杰等几位与自己交好的大臣身旁,小声说道:“几位大人,你们看,颙琰此次赈灾如此出彩,深得父皇欢心。
我们得想个法子,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才是。
” 王杰摸着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依微臣之见,咱们联名上奏,请求皇上让嘉亲王参与更多朝政事务。
一来显得咱们一心为国,为朝廷培养人才;二来,也能让嘉亲王在更多事务中锻炼锻炼。
” 永璘眼睛一亮,点头道:“此计甚妙!若能如此,既能讨得父皇欢心,又能让十五哥在朝中更加站稳脚跟。
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其他几位大臣相视一眼,纷纷应道:“王爷所言极是,我等愿联名上奏。
” 几日后,乾隆皇帝坐在御书房,看着桌上那份联名奏请。
只见上面写道:“恳请皇上让嘉亲王参与更多朝政事务,以锻炼其治国理政之能力,为大清社稷培养栋梁之才……”乾隆皇帝看完,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对颙琰的信任又增添了几分,暗自思忖:“永璘等人此举,倒也算是为朝廷着想。
”随即朱笔一挥,准了此奏。
和珅的府邸。
闭门思过的和珅坐在书房,眉头紧锁,对面的亲信正低声汇报着:“和大人,听闻颙琰在黄河水患以及南方赈灾里,那可是出尽了风头啊!” 和珅脸色一沉,冷哼道:“哼,我早料到这小子不安分。
如今看来,他已然成了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 亲信赶忙点头:“大人英明,那咱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轻蔑,说道:“你即刻派人,密切盯着颙琰的一举一动,但凡有任何可乘之机,立刻来报。
”亲信连忙应下:“是,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 和珅摩挲着手指,又思索片刻,“另外,河南水患之事,我准备了一份治水方案。
你去安排一下,呈给皇上。
”亲信有些疑惑:“大人,您现在正思过呢,这……” 和珅瞪了他一眼,“蠢货!我虽在家思过,可皇上看到我心系朝廷,说不定能缓和对我的态度。
”亲信恍然大悟:“大人高见,小的这就去办。
” 几日后,宫中传来消息。
亲信一脸喜色地冲进书房:“和大人,大喜啊!皇上看到您的治水方案,龙颜大悦,直说您虽在思过,却仍心系朝廷。
这不,已解除了您部分禁令,还让您参与治水相关事务呢!” 和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哼,算皇上心中还念着我的好。
这治水之事,我定要好好把握。
” 而在和珅得到再次启用的同时,那雕梁画栋、透着威严的大皇子王府之中,几位皇子聚在一处偏僻的宫室里,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急切地议论着。
大皇子眉头紧皱,率先开口:“你们也都瞧见了,颙琰在朝堂上的地位是越来越稳,咱们再不想法子,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三皇子附和道:“没错,得赶紧动手,不能让他就这么顺顺利利的。
” 众人低声商议一番后,二皇子阴恻恻地说:“从他身边人下手,总能找出点把柄来。
”于是,经过一番暗中行动,这些皇子们有了“收获”。
这日,大皇子满脸得意,对其他皇子说:“你们猜怎么着?我发现颙琰的一个幕僚,和一个商人往来密切,而那商人,似乎和朝廷那桩贪污案脱不了干系!” 众皇子一听,大喜过望。
三皇子忙不迭地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赶紧添油加醋奏明皇阿玛,定能扳倒颙琰!” 不多时,皇子们便来到乾隆皇帝面前,将此事说得天花乱坠。
乾隆皇帝一听,顿时龙颜大怒,猛拍桌子:“竟有此事?给朕彻查!” 这边颙琰得知消息,心里“咯噔”一下,深知事情重大,若是处理不好,自己可就万劫不复了。
他赶忙招来永璘和幕僚们,一脸严肃地说:“
这一切,都是父皇平日教导有方,加上诸位大臣共同出力的结果。
” 其他皇子们虽都跟着纷纷点头称赞:“老十五此次确实辛苦,实乃我等楷模。
”可那笑容之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甘与嫉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朝后,永璘皱着眉头,心中思忖着。
他快步走到王杰等几位与自己交好的大臣身旁,小声说道:“几位大人,你们看,颙琰此次赈灾如此出彩,深得父皇欢心。
我们得想个法子,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才是。
” 王杰摸着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依微臣之见,咱们联名上奏,请求皇上让嘉亲王参与更多朝政事务。
一来显得咱们一心为国,为朝廷培养人才;二来,也能让嘉亲王在更多事务中锻炼锻炼。
” 永璘眼睛一亮,点头道:“此计甚妙!若能如此,既能讨得父皇欢心,又能让十五哥在朝中更加站稳脚跟。
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其他几位大臣相视一眼,纷纷应道:“王爷所言极是,我等愿联名上奏。
” 几日后,乾隆皇帝坐在御书房,看着桌上那份联名奏请。
只见上面写道:“恳请皇上让嘉亲王参与更多朝政事务,以锻炼其治国理政之能力,为大清社稷培养栋梁之才……”乾隆皇帝看完,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对颙琰的信任又增添了几分,暗自思忖:“永璘等人此举,倒也算是为朝廷着想。
”随即朱笔一挥,准了此奏。
和珅的府邸。
闭门思过的和珅坐在书房,眉头紧锁,对面的亲信正低声汇报着:“和大人,听闻颙琰在黄河水患以及南方赈灾里,那可是出尽了风头啊!” 和珅脸色一沉,冷哼道:“哼,我早料到这小子不安分。
如今看来,他已然成了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 亲信赶忙点头:“大人英明,那咱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轻蔑,说道:“你即刻派人,密切盯着颙琰的一举一动,但凡有任何可乘之机,立刻来报。
”亲信连忙应下:“是,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 和珅摩挲着手指,又思索片刻,“另外,河南水患之事,我准备了一份治水方案。
你去安排一下,呈给皇上。
”亲信有些疑惑:“大人,您现在正思过呢,这……” 和珅瞪了他一眼,“蠢货!我虽在家思过,可皇上看到我心系朝廷,说不定能缓和对我的态度。
”亲信恍然大悟:“大人高见,小的这就去办。
” 几日后,宫中传来消息。
亲信一脸喜色地冲进书房:“和大人,大喜啊!皇上看到您的治水方案,龙颜大悦,直说您虽在思过,却仍心系朝廷。
这不,已解除了您部分禁令,还让您参与治水相关事务呢!” 和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哼,算皇上心中还念着我的好。
这治水之事,我定要好好把握。
” 而在和珅得到再次启用的同时,那雕梁画栋、透着威严的大皇子王府之中,几位皇子聚在一处偏僻的宫室里,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急切地议论着。
大皇子眉头紧皱,率先开口:“你们也都瞧见了,颙琰在朝堂上的地位是越来越稳,咱们再不想法子,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三皇子附和道:“没错,得赶紧动手,不能让他就这么顺顺利利的。
” 众人低声商议一番后,二皇子阴恻恻地说:“从他身边人下手,总能找出点把柄来。
”于是,经过一番暗中行动,这些皇子们有了“收获”。
这日,大皇子满脸得意,对其他皇子说:“你们猜怎么着?我发现颙琰的一个幕僚,和一个商人往来密切,而那商人,似乎和朝廷那桩贪污案脱不了干系!” 众皇子一听,大喜过望。
三皇子忙不迭地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赶紧添油加醋奏明皇阿玛,定能扳倒颙琰!” 不多时,皇子们便来到乾隆皇帝面前,将此事说得天花乱坠。
乾隆皇帝一听,顿时龙颜大怒,猛拍桌子:“竟有此事?给朕彻查!” 这边颙琰得知消息,心里“咯噔”一下,深知事情重大,若是处理不好,自己可就万劫不复了。
他赶忙招来永璘和幕僚们,一脸严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