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城在人在

关灯
    武全才!” 沈错点头,将竹筒收入内兜。

    这是恩人所赠,他不舍得丢。

     “哦,我竟忘了此事!”赤梧子似是想通了缘由,“但这丹药只能补充灵气,难以起死回生,两者所用药草更是天差地别,师叔炼来何用?” “咦?”沈错似乎从未深思过这个问题,今日得赤梧子提醒,才发觉其中疑点。

     见沈错接不上话,赤梧子打圆场道:“不过师叔一向高深莫测,他的用意不是我这庸人能猜测的。

    ” “沈师弟今后作何打算?”赤梧子服下丹药,缓过一口气来。

     “今日便要坐火车去长沙,护送曾先生一行去云南另立学府。

    ”寻找道玄子之事解释起来复杂,沈错便也就搁下没提了。

     “这些读书人身负经纶,师弟此举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赤梧子一脸肃穆。

     “师兄又有何安排?我虽不了解战事却也知晓日寇军队已是黑云压城。

    ”奸细已开始潜入城内,形势严峻不言而喻。

     “师弟放心,此事我们长春观早有应对。

    观中典籍已尽数转移,年幼师弟也在师父的安排下去了乐山。

    ”想到长春观的传承不会断绝,赤梧子脸上浮现欣慰。

     可提及“年幼师弟”,赤梧子眼前闪过了碧梧子的身影,心中又不免痛惜:“小师弟正值青春年华,该一同去避难的。

    他天分强我数倍,不该埋没于此的。

    但…听闻前线战事吃紧,不知多少英雄儿女死战不退,客死他乡,他们哪一个不是正当年华,风华正茂?若人人如此瞻前顾后,谁去保家卫国?”想到此处,赤梧子眼神愈发坚定。

     “我们师兄弟三人自小孤苦,吃的是武昌米粮,饮的是长江之水,就连…”言语间,“呛”的一声拔出宝剑,“这口道剑亦是武昌铁匠打造。

    如此…自是城在人在!倘若城破,日寇进到城内,我们三人定与他们拼个你死我亡!若...不幸殒命,也不过以身殉道罢了!至少未辜负了这三尺青锋!” 沈错心中热血上涌,胸中激荡不已,恨不得抛下一切,与三人并肩作战! 赤梧子看到了沈错眼中的热忱,劝解道:“师弟心思为兄能明白,但你眼下所行之事更为重要。

    ” “可…”沈错想说在枪炮面前,死守并不明智,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了。

     街上人流渐密,时候已然不早,再不动身怕是要错过火车,沈错携白郁稽首向赤梧子辞行:“师兄,望多保重!” 赤梧子洒然一笑:“师弟放心,为兄我不是莽夫,且安心启程。

    ” 沈错走后,赤梧子望着他离去的身影,神情落寞,默默念道:有朝一日,日寇被扫出国门,我中华定能再复辉煌!只是…我是看不到了,望师弟替我多看两眼。

     喜欢鹤发请大家收藏:()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