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朱桢的理想生活
关灯
小
中
大
别别别!父皇,咱跟你开玩笑呢,不是两千两银子,两万两,两万两银子总行了吧!”
朱元璋依旧在脱鞋,都要把朱桢逼疯了。
“两万两也不行啊?父皇,您不是微服出巡么,干嘛要这么多银子啊,再说了,这就算是薅羊毛,您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啊!儿臣府上也没有那么多存银啊!您也知道我平时喜欢书画,大部分的积蓄都用来购买书画大家的传世作品了,藩王家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这平日里孝顺得很,洒脱得很!这一提到钱都原形毕露了。
咱真的是后悔啊!平时就不应该对你们这么好,到头来竟养了一群白眼狼,果然啊,老话说得好,这儿女大了就是冤家,哪有真正孝顺的……”朱元璋竟也在碎碎念了起来。
朱桢没有办法,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父皇啊,真不是儿臣不孝顺,关键是真拿不出十万八万两银子,您都明文规定我们藩王不准盘剥百姓,不准收受贿赂。
我这现在也一大家子人,满府的仆人,哪都需要要钱。
平日里我没事还画画写字拿去卖呢,要不是还有田地和产业啊,儿臣早就得跟您要钱了……” 朱元璋也不愿意听他再哭穷,直接摆了摆手。
“行了,咱也不难为你,就四万两银子。
咱回头就让你大哥给你报销,行了吧!” 朱桢直接坐了起来,面带微笑,重新拾起了消失的父子情。
“好!儿臣现在就去给您拿钱,您稍候!” 看着朱桢消失的背影,朱元璋一时之间竟有些心情复杂,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儿子还真的是哪都好,就是有些抠门,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抠门! 不过也不怪人家朱桢,毕竟小时候他们衣食无忧,也不懂得算账管钱。
然后突然到了封地,你想吧,一群大手大脚习惯了的皇子,突然自己过日子要管钱了,基本上都会出现财务危机。
基本上皇子们都管国库借过钱,或者是请求朱元璋的赏赐。
不过更多的都是管朱标借钱,毕竟他们大哥那时候可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纳税大户了,还特别好说话。
后来通过名下产业和田地,一个个的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楚王朱桢也许真的不是见钱眼开,不是吝啬。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穷怕了,自己出来过日子,才懂得了仔仔细细。
当然,这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抠门。
不多时候,朱桢便拿了厚厚一摞银票回来了。
自从朱元璋在朱标的帮助下改良了货币,大额的金银都是用大明龙钞代替,就像朱桢这带来了几百张银票,几乎都是一千两的面额。
因为便于携带,所以也不需要人家护送押运。
现在经常会有商人,浑身上下只有一个包袱,但是却有十万两
“两万两也不行啊?父皇,您不是微服出巡么,干嘛要这么多银子啊,再说了,这就算是薅羊毛,您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啊!儿臣府上也没有那么多存银啊!您也知道我平时喜欢书画,大部分的积蓄都用来购买书画大家的传世作品了,藩王家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这平日里孝顺得很,洒脱得很!这一提到钱都原形毕露了。
咱真的是后悔啊!平时就不应该对你们这么好,到头来竟养了一群白眼狼,果然啊,老话说得好,这儿女大了就是冤家,哪有真正孝顺的……”朱元璋竟也在碎碎念了起来。
朱桢没有办法,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父皇啊,真不是儿臣不孝顺,关键是真拿不出十万八万两银子,您都明文规定我们藩王不准盘剥百姓,不准收受贿赂。
我这现在也一大家子人,满府的仆人,哪都需要要钱。
平日里我没事还画画写字拿去卖呢,要不是还有田地和产业啊,儿臣早就得跟您要钱了……” 朱元璋也不愿意听他再哭穷,直接摆了摆手。
“行了,咱也不难为你,就四万两银子。
咱回头就让你大哥给你报销,行了吧!” 朱桢直接坐了起来,面带微笑,重新拾起了消失的父子情。
“好!儿臣现在就去给您拿钱,您稍候!” 看着朱桢消失的背影,朱元璋一时之间竟有些心情复杂,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儿子还真的是哪都好,就是有些抠门,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抠门! 不过也不怪人家朱桢,毕竟小时候他们衣食无忧,也不懂得算账管钱。
然后突然到了封地,你想吧,一群大手大脚习惯了的皇子,突然自己过日子要管钱了,基本上都会出现财务危机。
基本上皇子们都管国库借过钱,或者是请求朱元璋的赏赐。
不过更多的都是管朱标借钱,毕竟他们大哥那时候可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纳税大户了,还特别好说话。
后来通过名下产业和田地,一个个的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楚王朱桢也许真的不是见钱眼开,不是吝啬。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穷怕了,自己出来过日子,才懂得了仔仔细细。
当然,这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抠门。
不多时候,朱桢便拿了厚厚一摞银票回来了。
自从朱元璋在朱标的帮助下改良了货币,大额的金银都是用大明龙钞代替,就像朱桢这带来了几百张银票,几乎都是一千两的面额。
因为便于携带,所以也不需要人家护送押运。
现在经常会有商人,浑身上下只有一个包袱,但是却有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