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话龙兴燕邸建首善 立东宫文武生龃龉(5)

关灯
    大臣无所顾忌地袒露心声,已达到了议论的目的,永乐心中的秤砣虽已渐渐向世子高炽倾斜,但心里的那个弯一时还扭不过来,蹇义的话正是时候。

     “你们先下去,容朕再仔细思虑,也再听听各方的意见。

    ”此事一搁,又是一个多月,外间的风言风语更盛,永乐却兀自忙活着。

    他找来道衍,征询老和尚的意见,道衍笑而不答,只说天下之大礼皇上懂的。

    永乐又把大相师袁珙、袁忠彻父子找来,秘密给高炽和瞻基相验。

    且不说袁珙、袁忠彻和金忠的心思早搭在了一起,单说相术,二袁也是个洞见万里的人,自然相出了那父子二人来日的天子之气。

    有一天,永乐专意留在了皇后徐仪华的坤宁宫里。

    皇后何等精明之人,早猜出了皇上的用意,夫妻闲聊间扯出高炽兄弟三人,虽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仪华毫不掩饰地对老二、老三无一点好感,很夸了老大为人处世的善良和临阵不乱、指挥有方的大将风度。

    至于料理北平留守诸事和输运粮饷,那是皇上知道的,无须多说。

    其间,又说到了高炽的妻子张晋眉,也就是朱瞻基的母亲,连永乐都不得不承认,这门媳妇是万里挑一,温良恭俭,德淑贤秀,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何况,她的儿子朱瞻基早在出生之日就被当时的燕王视为吉祥呢!这事不能再拖了。

    不过,还要议一次,再听听,再看看,同时也是给高煦更大的面子。

     基本上还是上次的那些大臣,永乐这一次更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了:“几位爱卿都知道朕的意思,过去说过的不再重复,有什么新意就和盘托出,朕左右权衡,更便于在长子、次子间选择。

    ”说完他看了看朱能,虽是武臣,但一直以来,他还没听到过朱能的想法。

     “皇上,世子和高阳王皆人间奇才。

    ”三十多岁的成国公朱能再不好不说话了,他和高煦很亲近,但他更知道立储意味着什么。

    “臣在诸将中虽属年少之辈,随陛下靖难时也已近而立之年。

    而皇上二子年及弱冠,一个扞御北平,供前方给养,似汉时之萧何,为皇上守卫大本营;一个护卫陛下,武勇难当,似蜀之赵子龙,决胜两军阵前。

    臣之所喻未必妥当,却足见二皇子泱泱之才。

    平心而论,臣于高阳王有生死之交,当然愿意高阳王为太子,承继大明基业;然臣也粗涉经史,观历代兴衰之治,又觉得金尚书看得透彻,想得长远。

    两位皇子都叫臣难以割舍,所以臣只能惟陛下之命是从,无论立谁为皇太子,臣都会学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请陛下明鉴!” 朱能慷慨激昂,虽没有明确表态,话语中却透露出立嫡的意思,丘福无奈地摇摇头,忽地就有了大势将去的沮丧。

     喜欢武英殿请大家收藏:()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