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渊阁儒士修大典 乾清宫解缙上奏疏(3)
关灯
小
中
大
着,有话想说,却又不敢,生怕哪一句说错了,就断送了这刚刚入仕的大好前程。
二人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庖室,太祖在西室坐定,话锋突然一转,面露悲凉,看着眼前憨态可掬的解缙,言辞恳切,“朕与你义则君臣,恩犹父子,不谓不近,来朕身边半载有余,三缄其口是何用意?朕就不明白,君臣父子间就没有知心话可说了?” 太祖重重地叹息一声,“朕的身边何时才能有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人,让朕能感受世间真情,此愿足矣!” “请陛下恕微臣不言之罪,”解缙慌忙跪下,以头触地,皇上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可见这闲谈的话题并不轻松,他解缙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要说皇上降罪,就是这份恩犹父子的真情他也承受不起。
他原本就是个藏不住心思的人,来朝廷供职后的所闻所见与自己原来的设想不敢说大有径庭怕也是十事九不张,可主事、郎中、侍郎、尚书,一层又一层,玲珑宝塔一样,他的头上一大堆官衔高的人呢,哪有一个才入流的末官说话的份?常在皇上身边,很想直陈自己的主见,但他又害怕,当年那个只为手续方便的所谓空印案就冤杀了那么多人,接着又把天下官吏筛了一遍,抓了一大批,想起来都后怕。
所以他又不想说了,还是得过且过吧。
今天,皇上主动要他说,言辞恳切,好像除了他解缙,天下已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解缙心潮起伏,激情溢涌,憋了一肚子的话,便有了不吐不快的超然了。
但三言五语不能尽展胸襟,他要把它写出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治国方略,统统写出,让皇上、也让天下知晓他解缙除了诗书文章,经邦济世也是一块好材料。
“先请皇上恕微臣无罪!”解缙又磕了一个头,直起身,见皇上颔首,遂言道,“臣受皇上殿试之恩而授庶吉士,虽常伴天子,也自觉人微言轻,不敢妄议朝事,深怕辜负了皇上信任。
今蒙陛下垂爱,透彻心扉,臣愿不揣浅陋,今日即上疏言事,请皇上恩准。
”“就限你一天,”太祖看看解缙初露端倪的小腹,“现在就去,朕要看看世间尽传的神童、才子到底是酒囊饭袋,还是朕治国所需的左辅右弼。
”朱元璋不无狡黠地一笑,像追赶一只羊,赶进了死胡同,不听凭摆布又能何为?其时其世,文武大臣们在太祖皇帝杀气腾腾的凶光下,又有几个不胆战心惊的,道路以目,噤若寒蝉,全都心照不宣。
洪武十三年是胡惟庸案,十五年是空印案,十八年是郭桓舞弊案,文臣武将及其家族以各种罪名被杀的有几万人,连赫赫战功的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都莫名其妙地死去。
所以,大家每天战战兢兢上朝,甚至在上朝前先和家人诀别一番,生怕这一去就真成了风萧萧兮的易水边了,不言事还生死未卜呢,冒死上疏的人还真就不多了,所以,皇上才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之感。
喜欢武英殿请大家收藏:()武英殿
二人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庖室,太祖在西室坐定,话锋突然一转,面露悲凉,看着眼前憨态可掬的解缙,言辞恳切,“朕与你义则君臣,恩犹父子,不谓不近,来朕身边半载有余,三缄其口是何用意?朕就不明白,君臣父子间就没有知心话可说了?” 太祖重重地叹息一声,“朕的身边何时才能有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人,让朕能感受世间真情,此愿足矣!” “请陛下恕微臣不言之罪,”解缙慌忙跪下,以头触地,皇上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可见这闲谈的话题并不轻松,他解缙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要说皇上降罪,就是这份恩犹父子的真情他也承受不起。
他原本就是个藏不住心思的人,来朝廷供职后的所闻所见与自己原来的设想不敢说大有径庭怕也是十事九不张,可主事、郎中、侍郎、尚书,一层又一层,玲珑宝塔一样,他的头上一大堆官衔高的人呢,哪有一个才入流的末官说话的份?常在皇上身边,很想直陈自己的主见,但他又害怕,当年那个只为手续方便的所谓空印案就冤杀了那么多人,接着又把天下官吏筛了一遍,抓了一大批,想起来都后怕。
所以他又不想说了,还是得过且过吧。
今天,皇上主动要他说,言辞恳切,好像除了他解缙,天下已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解缙心潮起伏,激情溢涌,憋了一肚子的话,便有了不吐不快的超然了。
但三言五语不能尽展胸襟,他要把它写出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治国方略,统统写出,让皇上、也让天下知晓他解缙除了诗书文章,经邦济世也是一块好材料。
“先请皇上恕微臣无罪!”解缙又磕了一个头,直起身,见皇上颔首,遂言道,“臣受皇上殿试之恩而授庶吉士,虽常伴天子,也自觉人微言轻,不敢妄议朝事,深怕辜负了皇上信任。
今蒙陛下垂爱,透彻心扉,臣愿不揣浅陋,今日即上疏言事,请皇上恩准。
”“就限你一天,”太祖看看解缙初露端倪的小腹,“现在就去,朕要看看世间尽传的神童、才子到底是酒囊饭袋,还是朕治国所需的左辅右弼。
”朱元璋不无狡黠地一笑,像追赶一只羊,赶进了死胡同,不听凭摆布又能何为?其时其世,文武大臣们在太祖皇帝杀气腾腾的凶光下,又有几个不胆战心惊的,道路以目,噤若寒蝉,全都心照不宣。
洪武十三年是胡惟庸案,十五年是空印案,十八年是郭桓舞弊案,文臣武将及其家族以各种罪名被杀的有几万人,连赫赫战功的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都莫名其妙地死去。
所以,大家每天战战兢兢上朝,甚至在上朝前先和家人诀别一番,生怕这一去就真成了风萧萧兮的易水边了,不言事还生死未卜呢,冒死上疏的人还真就不多了,所以,皇上才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之感。
喜欢武英殿请大家收藏:()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