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南洋思念:艰难抉择与深情守望

关灯
    ,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睿智。

    坐在他旁边的是李铁船,李铁船挺直了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在李铁船边上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叫盛宣怀,是中国实业第一人李鸿章最得意的弟子,此时正垂头丧气地坐着,他的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脸上满是沮丧。

     盛宣怀抬起头,看着李铁船说道:“李大人,你与中堂大人是同姓,有没有渊源。

    ” 李铁船摇摇头,微笑着说:“盛大人,我可不敢高攀李中堂大人,我虽然来自四川华蓥山的邻水县,其实我祖上九代是来自南京的江宁县。

    ” 盛宣怀又说:“李大人,我有个问题很好奇,想请教一下。

    ” 李铁船谦虚地说:“请教不敢当,盛大人有什么话你直说无妨。

    ” 盛宣怀好奇地说:“说句不谦虚的话,我作为中堂大人的大弟子,掌管的铁路、矿山、电报、交通等实业那么多,一个月我想尽了所有办法,才筹集了不到30万两白银,而你们父子两人,特别是你还待在天津,只有儿子李准一人在广东,按说你们也没有经营钱庄,就是达官贵人勇于捐纳,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筹集了50万两白银,真的让人匪夷所思!我还给贵公子发了电报询问快速赈款秘诀呢。

    ” 李鸿章摸了一下自己的白胡须,慢吞吞地说:“宣怀呀,我得批评你,你太小看李准啦。

    张之洞、刘坤一两度保荐,湖北、四川、直隶、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政府相继委派他做赈捐,估计还有其他省委派其赈捐,半个大清都委派他,一说明李准是个奇才,二说明广东确是清朝第一富省啊。

    ” 收到盛宣怀电报当天,李准也立即回电。

    李准在电报上说,这些银子并不是他短期内捐纳所得,而是他到多家钱庄协商,用李家父子的信用进行无抵押贷款,才获得50万元。

     那么李准如此疯狂的行为,他何时才能通过捐纳筹到50万元,还有产生的大笔利息又从哪里找钱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