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四轮马车

关灯
    陶响同郭嘉,步骘足不出户,就徐州军队的改编,扩编问题,整整商议了三日,终于有了结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何况其中一人本身就不亚于诸葛亮。

    徐州军队的改扩编势在必行,干系重大。

    陶响可不想因自己独断专行,给徐州军队留下隐患。

     青徐二州的余官军,统一改称陶家军。

    所有陶家军必须要在葫芦谷完成三个月的训练。

     考虑到随着地盘扩大,防守区域增加。

    原有的三营士卒显然不够,决定新增两营士卒,一为长戟营,一为巨猿营。

     兖州,冀州,并州多有骑兵,更别说将来还有可能面对外族的骑兵。

    长戟营专为克制骑兵而设。

     所有士卒皆选身高力大之人。

    身负木制巨盾,外覆铁皮。

    底端有两个尖刺,可插入地面。

    盾顶有凹槽,长戟尾部也有尖刺,战时,长戟尾部45度角刺入地面,卡在巨盾上面的凹槽处,和巨盾下端的两个尖刺组成一个三角形,可抵御骑兵的冲击力。

    每人又负一张长弓,配以重箭,尽可能予敌远程杀伤。

    近战则两人一组,一人专心对敌,一人则利用长戟旁支,专勾敌马腿。

     后世考证,三国时期大戟士的战法,始于数百年前秦国河套地区的老秦人。

    秦国老秦人长期和外族骑兵作战,摸索出一套巨盾长戟的战法,用以对付外族骑兵。

    此法一出,打得外族骑兵闻风丧胆,不敢对秦国的土地,生出半分的妄念。

     没有了外族骑兵的骚扰,秦国便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对六国施行远交近攻之策,进而一统天下。

     陶响又给长戟营下属,配置了巨弩部。

    增强对骑兵的远程打击之力。

    有了陈登所献的墨家营造之书,徐州的巨弩已实现了量产。

    小型手弩,已生产出少量样品。

     至于各营标配的轻重营,已有了量产的四轮马车。

    这里就不得不提陶商的另一件功劳:制造出了可以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

    当然图纸依旧出自陶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