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扫荡平州,到达书院遗址
关灯
小
中
大
出发途经林州、湖州、雷州、越州、最后前往峨眉山所在的宁州和苏州。
走完七州之后,途经一片海域,穿过常州,回返蜀山所在的金州。
离了昆仑山所在的平州,到达林州就不用那么赶了。
在平州,因为蜀山仅掌管了一个平州,而且是类中央集权的机制,所以金幕要快速一些,但是到了林州,因为万花谷的管理方式和蜀山很像,所以信息传递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
而且万花谷的大多数修士都性格平和,不会特意出门找茬。
只要他不搞出什么声势浩大的大场面,万花谷不会出面管他的事情。
林州,顾名思义,多见山林,树木茂盛,因为万花谷建立在湖州,所以整个林州,相对会混乱一些。
金幕落到一座遗址上空,据说当初此地曾经是一片书院,修行的是至诚心道。
后来因为三百年前的那场大灾变,整个书院突然破灭,之后这里多生诡事,因为这里居住的人并不多,而且距离万花谷实在太远了。
所以干脆就把当地的百姓都迁移到了其他城市,将书院遗址彻底封印。
注意到万花谷也如蜀山一般,特意派人看守着书院的遗址,而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看守者。
金幕召唤出仙器【九灵寒玉净瓶】,抽出柳枝一挥,转瞬之间,虚空成符,四道【障目符】形成,将万花谷的四位看守者对金幕以及遗迹的感知屏蔽掉。
【障目符】取自“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含义,中术者,会被屏蔽掉一切对外界信息的感知。
但是这种符箓的问题就在这里,一旦失去所有的感知,中术者一下就会意识到自己中招了。
若是在战斗时自是无妨,但若是在特殊的场景,比如潜伏的时候,这种暴露显然是要不得的。
金幕做了改良,中术者只会忽视掉施术者希望其忽视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并不会变化,大大增加了其隐蔽性。
这样,无论他对这片区域做了什么,都不会被万花谷的看守者发现。
屏蔽了万花谷看守者的视野之后,他
走完七州之后,途经一片海域,穿过常州,回返蜀山所在的金州。
离了昆仑山所在的平州,到达林州就不用那么赶了。
在平州,因为蜀山仅掌管了一个平州,而且是类中央集权的机制,所以金幕要快速一些,但是到了林州,因为万花谷的管理方式和蜀山很像,所以信息传递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
而且万花谷的大多数修士都性格平和,不会特意出门找茬。
只要他不搞出什么声势浩大的大场面,万花谷不会出面管他的事情。
林州,顾名思义,多见山林,树木茂盛,因为万花谷建立在湖州,所以整个林州,相对会混乱一些。
金幕落到一座遗址上空,据说当初此地曾经是一片书院,修行的是至诚心道。
后来因为三百年前的那场大灾变,整个书院突然破灭,之后这里多生诡事,因为这里居住的人并不多,而且距离万花谷实在太远了。
所以干脆就把当地的百姓都迁移到了其他城市,将书院遗址彻底封印。
注意到万花谷也如蜀山一般,特意派人看守着书院的遗址,而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看守者。
金幕召唤出仙器【九灵寒玉净瓶】,抽出柳枝一挥,转瞬之间,虚空成符,四道【障目符】形成,将万花谷的四位看守者对金幕以及遗迹的感知屏蔽掉。
【障目符】取自“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含义,中术者,会被屏蔽掉一切对外界信息的感知。
但是这种符箓的问题就在这里,一旦失去所有的感知,中术者一下就会意识到自己中招了。
若是在战斗时自是无妨,但若是在特殊的场景,比如潜伏的时候,这种暴露显然是要不得的。
金幕做了改良,中术者只会忽视掉施术者希望其忽视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并不会变化,大大增加了其隐蔽性。
这样,无论他对这片区域做了什么,都不会被万花谷的看守者发现。
屏蔽了万花谷看守者的视野之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