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关灯
小
中
大
施威特斯(KurtSchwitters,18871948)
德国画家。
生于汉诺威。
1909年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六年后又到柏林美术学院学习。
1914年起以写实手法绘制肖像与风景。
19171918年服兵役。
1919年首次推出“默兹”作品以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拼贴组合而成的平面或立体的抽象作品。
“默兹”(Merz)是一个随意取来的单字,源于康默兹银行,与达达一样是其艺术特征的象征性用语。
他在无拘束的达达精神中融合了立体主义、新造型主义与构成主义的精神,作品以丰富多变的色彩与肌理构成动人的视觉效果。
在未被柏林达达接纳的情况下,他于1919年回汉诺威创建汉诺威达达派。
1923年创办默兹杂志直至1932年。
1920年起他在汉诺威的住宅里创造第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默兹结构,这是由废品与基本几何形构筑的巨大建筑结构,充满了整个室内空间,1943年毁于战火。
之后在挪威创造的第二个默兹结构,复遭此命运。
第三个默兹结构在英国创作,未完成,现存于纽卡斯尔大学。
(施选青) skbshge 阿尔奇片科 阿尔奇片科(AlexanderArchipenko,18871964) 美国雕塑家、画家、教育家。
生于俄国基辅。
1902至1905年在基辅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塑。
1903年创作出第一件雕塑作品。
1905至1908年在莫斯科学习艺术并展出作品。
1908年移居巴黎,在美术学校听课,并在各博物馆学习。
后与立体派画家交往密切,并把他们的创作思想用于自己的雕塑。
1912年开设了私立雕塑学校,并和立体主义画家及黄金分割派画家一起展出作品。
1913年在德国哈根的奥斯塞斯博物馆和柏林的史特姆画廊举办综合展览,并参加纽约的军械库展览。
1921年前往柏林,创办一所艺术学校。
1923年移居美国,在纽约建立另一所艺术学校。
1935至1936年在华盛顿大学执教。
1937年在设计家莫霍利一纳吉主持的新包豪斯执教,并在芝加哥创办私立艺术学校。
1939年回到纽约,又创办一所雕刻学校。
1950年在堪萨斯大学执教,此后一直从事艺术教育。
他一生的作品始终把人物作为表现的焦点。
早期作品受立体派影响,创造性地采用透明材料和凹陷结构,使得“负空间”成为雕塑的要素,1912年又开始在人物的形体上打洞,青铜作品《行走的女人》(1912)、《坐着的女人》(1916)、石雕《立姿》(1920)等在人物头部、胸部、腹部、腿部都有几何形凹陷或透空,这种创新的手法引起普遍的注意。
1913至1914年,他把拼贴技术运用到雕塑上,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局面。
用油漆马口铁、玻璃、木材和油布拼贴而成的人体雕塑《梅德拉诺》(1915)体现了他的雕塑新观念雕塑是组合空间的构成,而不仅仅是组合体量。
1921年作品风格逐渐脱离立体主义而趋向构成主义。
移居美国后,作品又恢复了一种快乐而优雅的造型形式,基本上是表面装饰的立体主义,人称“阿尔奇片科式”。
他以无主题形式、几何简化形式以及用凹面表示凸面和以空洞表现形体的存在的“逆转”形式所进行的实验对世界现代雕型有很大影响。
(朱国荣) skbshge 阿尔普 阿尔普(JeanArp,18871966) 法国雕塑家、画家、诗人。
生于德国斯特拉斯堡,这个城市后归法国。
1905至1907年在魏玛艺术学校学习,1908年入巴黎朱利安美术学
生于汉诺威。
1909年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六年后又到柏林美术学院学习。
1914年起以写实手法绘制肖像与风景。
19171918年服兵役。
1919年首次推出“默兹”作品以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拼贴组合而成的平面或立体的抽象作品。
“默兹”(Merz)是一个随意取来的单字,源于康默兹银行,与达达一样是其艺术特征的象征性用语。
他在无拘束的达达精神中融合了立体主义、新造型主义与构成主义的精神,作品以丰富多变的色彩与肌理构成动人的视觉效果。
在未被柏林达达接纳的情况下,他于1919年回汉诺威创建汉诺威达达派。
1923年创办默兹杂志直至1932年。
1920年起他在汉诺威的住宅里创造第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默兹结构,这是由废品与基本几何形构筑的巨大建筑结构,充满了整个室内空间,1943年毁于战火。
之后在挪威创造的第二个默兹结构,复遭此命运。
第三个默兹结构在英国创作,未完成,现存于纽卡斯尔大学。
(施选青) skbshge 阿尔奇片科 阿尔奇片科(AlexanderArchipenko,18871964) 美国雕塑家、画家、教育家。
生于俄国基辅。
1902至1905年在基辅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塑。
1903年创作出第一件雕塑作品。
1905至1908年在莫斯科学习艺术并展出作品。
1908年移居巴黎,在美术学校听课,并在各博物馆学习。
后与立体派画家交往密切,并把他们的创作思想用于自己的雕塑。
1912年开设了私立雕塑学校,并和立体主义画家及黄金分割派画家一起展出作品。
1913年在德国哈根的奥斯塞斯博物馆和柏林的史特姆画廊举办综合展览,并参加纽约的军械库展览。
1921年前往柏林,创办一所艺术学校。
1923年移居美国,在纽约建立另一所艺术学校。
1935至1936年在华盛顿大学执教。
1937年在设计家莫霍利一纳吉主持的新包豪斯执教,并在芝加哥创办私立艺术学校。
1939年回到纽约,又创办一所雕刻学校。
1950年在堪萨斯大学执教,此后一直从事艺术教育。
他一生的作品始终把人物作为表现的焦点。
早期作品受立体派影响,创造性地采用透明材料和凹陷结构,使得“负空间”成为雕塑的要素,1912年又开始在人物的形体上打洞,青铜作品《行走的女人》(1912)、《坐着的女人》(1916)、石雕《立姿》(1920)等在人物头部、胸部、腹部、腿部都有几何形凹陷或透空,这种创新的手法引起普遍的注意。
1913至1914年,他把拼贴技术运用到雕塑上,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局面。
用油漆马口铁、玻璃、木材和油布拼贴而成的人体雕塑《梅德拉诺》(1915)体现了他的雕塑新观念雕塑是组合空间的构成,而不仅仅是组合体量。
1921年作品风格逐渐脱离立体主义而趋向构成主义。
移居美国后,作品又恢复了一种快乐而优雅的造型形式,基本上是表面装饰的立体主义,人称“阿尔奇片科式”。
他以无主题形式、几何简化形式以及用凹面表示凸面和以空洞表现形体的存在的“逆转”形式所进行的实验对世界现代雕型有很大影响。
(朱国荣) skbshge 阿尔普 阿尔普(JeanArp,18871966) 法国雕塑家、画家、诗人。
生于德国斯特拉斯堡,这个城市后归法国。
1905至1907年在魏玛艺术学校学习,1908年入巴黎朱利安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