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小
中
大
德国画家。
生于萨克森维茨考附近的埃克尔斯巴哈。
18961900年在维茨考学习装饰绘画。
19001902年在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1906年成为“桥社”成员,当时,他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
1910年成为“新分离派”的创建者和主席。
1911年与基希纳共同创建现代绘画教育学院。
1916年入伍当兵。
1922年成为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
1945年后任柏林造型艺术大学教授。
佩克斯坦对于人物和风景绘画的创作,从不采用生硬的对照,喜欢在平面和立体上给予丰满鲜明的表达。
风格特征富有幻想色彩;不少作品还隐约可见古典和学院派绘画的痕迹。
他的绘画作品的另一个特征是:每每巧妙地把他的同伴们忧郁沉默而又毫不妥协的思想观点传达出来。
佩克斯坦主要油画作品有《浴女》、《林边女人》(1911),《浪与海》(1912),《绿衣妇人》(1918)等。
他的版画有特殊风格,代表作有《对话》、《挤牛奶的农妇》(1920),《含烟斗的自画像》(1921),《两个渔夫和网》(1923)等。
(沈正道) skbshge 莱歇 莱歇(FernandLèger,18811955) 法国画家。
生于诺曼第的阿尔让当。
1903年,莱歇在朱利安美术学院学习,并以摄影、修描底片维持生计。
1910年前结识了毕加索、勃拉克、马蒂斯,并和一些作家、诗人交谊很深。
1912年加入“黄金分割”画会,同年举行个展。
他在创作初期,塞尚的画对他产生极大影响,以后,曾致力于实践“以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反映自然”并成了他了解对象的特殊方法。
1914年到1917年,他应征入伍,在机械兵团里当一名工兵,经常和矿工、挖路工及机械工人打交道。
从此,他的绘画主题与现代机械工业有紧密的联系。
在他的构图中,排除了绘画再现因素,他认为不论是画风景、静物,还是人物,最好摆脱对对象的模仿、照抄的概念。
因此在这一阶段里,常常将画面中的人物、建筑物构成一个机器幻想的世界,如《城市》、《三个女子》。
他晚期作品大多描绘工人和艺人,画的尺寸都相当大。
他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平涂,勾勒粗而黑的轮廓线,并强调长方形和曲线的一种单纯的对应关系。
主要作品有《向路易·大卫致敬》、《伟大的行列》。
在立体主义发展中,莱歇是一位中心人物,他的画风自成一格,但很少有追随者。
他除了绘画,还搞舞台美术、电影美术设计与壁画。
1946年起,开始从事装饰教堂和公共建筑物的工作。
莱歇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并加入法国共产党。
逝世那一年,获得圣保罗双年展的首奖。
他死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于1960年在毕欧举行落成典礼。
(何小薇) skbshge 韦伯 韦伯(MaxWeber,18811961) 美国画家、雕塑家。
生于俄罗斯比亚韦斯托克。
1891年定居纽约,18981900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
1905年去巴黎学习,结识毕加索、马蒂斯、卢梭,接受了现代艺术观念。
1908年回纽约,1910年参加291美术馆的展出。
他从一开始就尝试野兽派与立体主义,并且继续从未来主义和浪漫表现主义吸取教益。
1915年的作品《中国餐馆》是他尝试立体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期间并作雕塑,风格接近抽象。
1917年后,韦伯放弃了立体与抽象转而表现人体、风景和静物。
流利的线条与色彩的天赋,成为他绘画的个人特色。
30年代晚期绘画主题转向具有宗教情绪的作品。
(施选青) skbshge 冈察洛娃 冈察洛娃(H·Γaнчapовa,18811962) 俄国女画家。
生于图拉附近的拉古希洛。
生于萨克森维茨考附近的埃克尔斯巴哈。
18961900年在维茨考学习装饰绘画。
19001902年在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1906年成为“桥社”成员,当时,他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
1910年成为“新分离派”的创建者和主席。
1911年与基希纳共同创建现代绘画教育学院。
1916年入伍当兵。
1922年成为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
1945年后任柏林造型艺术大学教授。
佩克斯坦对于人物和风景绘画的创作,从不采用生硬的对照,喜欢在平面和立体上给予丰满鲜明的表达。
风格特征富有幻想色彩;不少作品还隐约可见古典和学院派绘画的痕迹。
他的绘画作品的另一个特征是:每每巧妙地把他的同伴们忧郁沉默而又毫不妥协的思想观点传达出来。
佩克斯坦主要油画作品有《浴女》、《林边女人》(1911),《浪与海》(1912),《绿衣妇人》(1918)等。
他的版画有特殊风格,代表作有《对话》、《挤牛奶的农妇》(1920),《含烟斗的自画像》(1921),《两个渔夫和网》(1923)等。
(沈正道) skbshge 莱歇 莱歇(FernandLèger,18811955) 法国画家。
生于诺曼第的阿尔让当。
1903年,莱歇在朱利安美术学院学习,并以摄影、修描底片维持生计。
1910年前结识了毕加索、勃拉克、马蒂斯,并和一些作家、诗人交谊很深。
1912年加入“黄金分割”画会,同年举行个展。
他在创作初期,塞尚的画对他产生极大影响,以后,曾致力于实践“以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反映自然”并成了他了解对象的特殊方法。
1914年到1917年,他应征入伍,在机械兵团里当一名工兵,经常和矿工、挖路工及机械工人打交道。
从此,他的绘画主题与现代机械工业有紧密的联系。
在他的构图中,排除了绘画再现因素,他认为不论是画风景、静物,还是人物,最好摆脱对对象的模仿、照抄的概念。
因此在这一阶段里,常常将画面中的人物、建筑物构成一个机器幻想的世界,如《城市》、《三个女子》。
他晚期作品大多描绘工人和艺人,画的尺寸都相当大。
他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平涂,勾勒粗而黑的轮廓线,并强调长方形和曲线的一种单纯的对应关系。
主要作品有《向路易·大卫致敬》、《伟大的行列》。
在立体主义发展中,莱歇是一位中心人物,他的画风自成一格,但很少有追随者。
他除了绘画,还搞舞台美术、电影美术设计与壁画。
1946年起,开始从事装饰教堂和公共建筑物的工作。
莱歇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并加入法国共产党。
逝世那一年,获得圣保罗双年展的首奖。
他死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于1960年在毕欧举行落成典礼。
(何小薇) skbshge 韦伯 韦伯(MaxWeber,18811961) 美国画家、雕塑家。
生于俄罗斯比亚韦斯托克。
1891年定居纽约,18981900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
1905年去巴黎学习,结识毕加索、马蒂斯、卢梭,接受了现代艺术观念。
1908年回纽约,1910年参加291美术馆的展出。
他从一开始就尝试野兽派与立体主义,并且继续从未来主义和浪漫表现主义吸取教益。
1915年的作品《中国餐馆》是他尝试立体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期间并作雕塑,风格接近抽象。
1917年后,韦伯放弃了立体与抽象转而表现人体、风景和静物。
流利的线条与色彩的天赋,成为他绘画的个人特色。
30年代晚期绘画主题转向具有宗教情绪的作品。
(施选青) skbshge 冈察洛娃 冈察洛娃(H·Γaнчapовa,18811962) 俄国女画家。
生于图拉附近的拉古希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