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关灯
小
中
大
持采用手工劳作,反对使用任何机器而取其名。
这个“作坊”创办于1913年夏季。
创办人力图把纯粹的艺术与实用的工艺结合起来,化出一种再生形式,以产生别开生面的作品;他们让画家同在作坊中生活、创作、设计和议论。
发起人除了弗莱以外,还有一位作家、画家兼评论家的刘易斯。
由于观点不一,刘易斯与弗莱发生几次激烈的争吵。
同年秋天,刘易斯等四人退出了“作坊”,另组“反叛艺术中心”,倡导“漩涡主义”。
奥米加作坊没有实现美术与工艺嫁接后产生新客体造型的愿望,其作品风格与马蒂斯和立体主义近似,没有新的建树。
不过,他们的画风,对当时保守得没有国际影响的英国艺术而言,多少还是一种属于前卫性的有益冲击。
(沈正道) skbshge 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 又称结构主义,一种抽象的艺术运动和风格。
起源于立体主义,约于1913年诞生于俄国。
主要代表有塔特林、罗琴科、佩夫斯纳和加博等人。
构成主义反对摹拟自然,提倡“机械的美”,主张用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几何形体来构成“没有表现对象”的艺术,在观念上是抽象的,极端谨慎地避免人格性。
最早为雕塑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工业材料,如金属、玻璃等制作成浮雕式的及三度空间的结构,代表作品有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
大型的构成主义作品,人们还可以进入其中,感受作品所界定的空间。
构成主义后来影响到绘画、工艺美术,以及戏剧、音乐,并运用在建筑和设计业中。
1921年后构成主义转入瑞士、法国、美国等国家,并在荷兰形成构成主义集团。
现在构成主义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朱国荣) skbshge 纽约达达 纽约达达(NewYorkDad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纽约的艺术运动。
代表人物为法国画家马塞尔·迪尚,西班牙画家毕卡比亚,美国的年轻艺术家曼·瑞、香伯格,及纽约291美术馆的施谛格利茨,收藏家艾伦斯堡。
迪尚与毕卡比亚1915年起在纽约合作,开始了美国形式的原始达达。
在他们的帮助下,施谛格利茨创办了具有反艺术思想的《291》杂志。
这一切都发生在苏黎世达达之前。
它的真正创始人是马塞尔·迪尚,他在1912年后开始尝试具有雕塑与漫画性质的“机器绘画”,充满了幽默与失望。
1913年完成了活动雕塑和现成物体雕塑这两项被称为20世纪雕塑的重要革新的作品。
代表作如在纽约完成的《新娘甚至被光棍剥光了衣服》,及1917年以《泉》命名的磁小便器。
毕卡比亚1916年回到欧洲,在阿伦斯堡帮助下,发行了自己创办的《391》杂志。
不久,迪尚与曼·瑞用一期《纽约达达》结束了这一艺术运动。
但达达精神并未消失,纽约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的新达达艺术,包括集合艺术,废物雕塑和波普艺术,都可视为达达
这个“作坊”创办于1913年夏季。
创办人力图把纯粹的艺术与实用的工艺结合起来,化出一种再生形式,以产生别开生面的作品;他们让画家同在作坊中生活、创作、设计和议论。
发起人除了弗莱以外,还有一位作家、画家兼评论家的刘易斯。
由于观点不一,刘易斯与弗莱发生几次激烈的争吵。
同年秋天,刘易斯等四人退出了“作坊”,另组“反叛艺术中心”,倡导“漩涡主义”。
奥米加作坊没有实现美术与工艺嫁接后产生新客体造型的愿望,其作品风格与马蒂斯和立体主义近似,没有新的建树。
不过,他们的画风,对当时保守得没有国际影响的英国艺术而言,多少还是一种属于前卫性的有益冲击。
(沈正道) skbshge 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 又称结构主义,一种抽象的艺术运动和风格。
起源于立体主义,约于1913年诞生于俄国。
主要代表有塔特林、罗琴科、佩夫斯纳和加博等人。
构成主义反对摹拟自然,提倡“机械的美”,主张用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几何形体来构成“没有表现对象”的艺术,在观念上是抽象的,极端谨慎地避免人格性。
最早为雕塑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工业材料,如金属、玻璃等制作成浮雕式的及三度空间的结构,代表作品有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
大型的构成主义作品,人们还可以进入其中,感受作品所界定的空间。
构成主义后来影响到绘画、工艺美术,以及戏剧、音乐,并运用在建筑和设计业中。
1921年后构成主义转入瑞士、法国、美国等国家,并在荷兰形成构成主义集团。
现在构成主义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朱国荣) skbshge 纽约达达 纽约达达(NewYorkDad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纽约的艺术运动。
代表人物为法国画家马塞尔·迪尚,西班牙画家毕卡比亚,美国的年轻艺术家曼·瑞、香伯格,及纽约291美术馆的施谛格利茨,收藏家艾伦斯堡。
迪尚与毕卡比亚1915年起在纽约合作,开始了美国形式的原始达达。
在他们的帮助下,施谛格利茨创办了具有反艺术思想的《291》杂志。
这一切都发生在苏黎世达达之前。
它的真正创始人是马塞尔·迪尚,他在1912年后开始尝试具有雕塑与漫画性质的“机器绘画”,充满了幽默与失望。
1913年完成了活动雕塑和现成物体雕塑这两项被称为20世纪雕塑的重要革新的作品。
代表作如在纽约完成的《新娘甚至被光棍剥光了衣服》,及1917年以《泉》命名的磁小便器。
毕卡比亚1916年回到欧洲,在阿伦斯堡帮助下,发行了自己创办的《391》杂志。
不久,迪尚与曼·瑞用一期《纽约达达》结束了这一艺术运动。
但达达精神并未消失,纽约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的新达达艺术,包括集合艺术,废物雕塑和波普艺术,都可视为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