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协奏曲、大量的乐队曲和室内乐曲,流传最广的是芭蕾组曲《神秘的长笛手》。
创作风格雄浑刚健,同时又不乏抒情特质。
技法运用上以复杂、新颖的和声最为令人瞩目,有些作品具有无调性倾向。
所著音乐教材《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和声分析原理》也很有影响。
无论是作为作曲家还是音乐教育家,皮斯顿都被认为是对美国音乐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曾多次获得过各项荣誉,其中包括普利策奖。
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会员。
(孙国忠) skbshge 斯洛尼姆斯基 斯洛尼姆斯基(NicolasSlonimsky,1894)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出生于俄国。
曾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系。
毕业后于1923年赴美国,先在伊斯曼音乐学院任教,后在几个管弦乐队担任指挥。
1931年入美国籍。
其后又曾在许多音乐院校任教。
音乐创作甚多,但不为世人重视。
其主要成就在现代音乐史的编纂以及资料搜集工作。
主要著作有《1900年以来的音乐》,系编年史体裁,资料详尽可靠。
此外,曾任《国际音乐与音乐家百科辞典》第一版到第四版的编辑和《贝克传记辞典》的修订者,并任《大英百科全书》的编委。
(叶纯之) skbshge 希林格 希林格(JosephSchillinger,18951943)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出生于俄国。
1918年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1922年前任卡尔可夫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乌克兰教育委员会音乐部主任。
1928年前任列宁格勒艺术史研究所教授,为苏联建国十周年写作交响曲《十月》。
1928年去美国定居。
1936年入美国籍。
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以后从事私人教学。
希林格的作品不多,虽有演出,影响不大。
他赖以知名的,是他创建了以数学为基础的艺术理论及作曲体系。
自称可以用数学方法来揭示音乐创作的秘密,40年代曾在美国风行一时,学生趋之若鹜,门庭若市。
他的学生中最有成就的是格什温。
他曾在希林格指导下写成了歌剧《波吉与贝丝》。
他的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数学基础》及《希林格作曲体系》,均由后人整理出版。
(叶纯之) skbshge 兴德米特 兴德米特(PaulHindemith,18951963)
创作风格雄浑刚健,同时又不乏抒情特质。
技法运用上以复杂、新颖的和声最为令人瞩目,有些作品具有无调性倾向。
所著音乐教材《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和声分析原理》也很有影响。
无论是作为作曲家还是音乐教育家,皮斯顿都被认为是对美国音乐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曾多次获得过各项荣誉,其中包括普利策奖。
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会员。
(孙国忠) skbshge 斯洛尼姆斯基 斯洛尼姆斯基(NicolasSlonimsky,1894)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出生于俄国。
曾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系。
毕业后于1923年赴美国,先在伊斯曼音乐学院任教,后在几个管弦乐队担任指挥。
1931年入美国籍。
其后又曾在许多音乐院校任教。
音乐创作甚多,但不为世人重视。
其主要成就在现代音乐史的编纂以及资料搜集工作。
主要著作有《1900年以来的音乐》,系编年史体裁,资料详尽可靠。
此外,曾任《国际音乐与音乐家百科辞典》第一版到第四版的编辑和《贝克传记辞典》的修订者,并任《大英百科全书》的编委。
(叶纯之) skbshge 希林格 希林格(JosephSchillinger,18951943)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出生于俄国。
1918年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1922年前任卡尔可夫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乌克兰教育委员会音乐部主任。
1928年前任列宁格勒艺术史研究所教授,为苏联建国十周年写作交响曲《十月》。
1928年去美国定居。
1936年入美国籍。
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以后从事私人教学。
希林格的作品不多,虽有演出,影响不大。
他赖以知名的,是他创建了以数学为基础的艺术理论及作曲体系。
自称可以用数学方法来揭示音乐创作的秘密,40年代曾在美国风行一时,学生趋之若鹜,门庭若市。
他的学生中最有成就的是格什温。
他曾在希林格指导下写成了歌剧《波吉与贝丝》。
他的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数学基础》及《希林格作曲体系》,均由后人整理出版。
(叶纯之) skbshge 兴德米特 兴德米特(PaulHindemith,1895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