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欧普艺术(OPArt) 亦称视觉艺术或网膜艺术。

    它是在二度空间的绘画或三度空间的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使用色彩强烈对比或几何抽象的方法刺激观赏者的视觉,使观赏者产生颤动、错视等等幻觉的艺术。

    欧普艺术这一名词在60年代初就已使用。

    欧普艺术的名称第一次见于印刷品,是在1964年10月的美国《时代》杂志上。

    第一次国际欧普艺术展于1965年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

    欧普艺术的错觉技法就是它的主题和内容。

    也就是说,它的特质就在于技法和主题的不可分性。

    欧普艺术为了追求形与色的纯粹感觉,完全排斥了一切自然形象的再现。

    这是因为构成主义及“艺术的纯粹感觉至上”的观念影响了欧普艺术。

    欧普艺术为现代广告和装饰艺术开辟了新的表现途径。

    近十年来,欧普艺术和“动力艺术”结合,使创造的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

    代表画家为艾伯斯、瓦萨莱利等。

    (张雅春) 新铁器时代(Neo-IronAge) 现代雕塑运动名称。

    由英国艺术史家赫伯特·里德在《现代雕塑史》一书中首先提出。

    现代雕塑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界中产生的。

    现代雕塑家们注意到了现代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金属的依赖,注意到了金属所具有的某种象征性、广泛使用性、易于构成性以及坚固持久性,并充分利用、发挥青铜、钢、铁、铝以及各种不同成分的合成金属可以切、焊、铸、锻、磨光的长处,创造出各种线状的、片状的、体积状的金属雕塑,包括活动雕塑、静体雕塑,以及组合型的废物雕塑。

    在现代,金属雕塑普遍流行。

    在现代雕塑作品中几乎有五分之四的作品是以金属材料制成的。

    所以,里德把现代雕塑运动称之为“新铁器时代”。

    (朱国荣) 《毕加索成功与失败》(TheSuccessandFailureofPicasso) 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著。

    1965年在纽约出版。

    此书是重新评价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艺术创作的一部著作。

    在分析毕加索各个时期的创作以及《格尔尼卡》直至最后的一些素描作品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毕加索是从欧洲的封建主义往昔“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是闯进眼花缭乱的文明社会并征服了这个社会的一位“原始”人。

    同时认为,毕加索的最后悲剧在于他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因而总是找不到题材。

    (吕宋) 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 现代艺术流派。

    在60年代由偶发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身体艺术和活动雕刻等逐步演进而成。

    现代艺术开拓者之一的迪尚对概念主义的影响很大。

    迪尚认为:对于艺术而言,作者的思想及观念比物理性的作品实体更为重要。

    所谓绘画和雕塑不过是观念的表现而已。

    概念艺术不仅信奉迪尚和达达主义者的思想,而且也吸收语言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因素。

    概念艺术家认为:传统把画家引导到造型和美感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的问题上。

    与此相反,概念艺术则以“什么”来取代“如何”。

    概念艺术家的创作就是以计划、书本、数字、词语、素描、速写、标题、摄影、地图、录音、影视等来传递信息,是以方法学代替形态学。

    例如,概念艺术画家克索思的作品《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是把真实的木制椅子和椅子的放大照片,以及从字典上有关解释椅子的文字拷贝放大,三样东西合在一起展出。

    概念艺术家认为当观众在参观了传统的艺术展览之后,最后留下的印象,是有关该件作品的抽象概念,与其如此,作者不如干脆通过过程或状态将观念传达给读者,故概念艺术的传达方式可表示为:使用过程一状态一讯息。

    画家常以未加工的材料呈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