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现为汉字与假名夹用,在现代书法大格局中,这是最受初学者欢迎,但在美学上是层次较低的一派。

     通常讨论流派应该考虑到地域、成员、作品形式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但书法的现代进程相对缓慢,又缺少足够的积累,有些流派现象并不处在同一认识层面上,我们仅从审美观念上对它作一大概分类。

    (陈振濂) skbshge 生艺术 生艺术(ArtBrut) 绘画艺术上的新名词,系专指某些“不成熟”的艺术现象。

    但这里的“不成熟”一词,不同于文艺评论中带有贬意的通常涵义,而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新的艺术词汇。

    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词汇,“生艺术”便是其中一例。

    法国抽象派画家杜布菲率先使用了这个词语。

    “生艺术”专指儿童、精神病患者以及未受过专门艺术教育或培训的人在地铁墙上、甚至在厕所壁板上和其他场所随意涂抹的那些图像。

    杜布菲收藏了许多这类被称为“生艺术”的作品,并于1947年成立了“生艺术社”。

    西方现代派的评论家们,把这种“不成熟”的特殊艺术现象也称为“生艺术”。

    此类作品没有虚伪和造作,而是真实、直接地表现了心态,显示了人的本能。

    从这种意义上说:它是许多其他画家们所不及的。

    “生艺术”丰富了“新现实主义”的表现力,在今日的欧洲仍有相当的影响。

    (沈正道) skbshge 哥布阿画派 哥布阿画派(Cobra) 又名眼镜蛇社团。

    艺术团体。

    1948年在巴黎由一批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组成,活动于1948年至1951年间。

    “哥布阿”来自参加成员的三国首都城市名字开头的字母:哥本哈根(Co)、布鲁塞尔(Br)、阿姆斯特丹(A)。

    由比利时作家克利斯提安·多特蒙特为该画派命名。

    创始人有约恩、阿佩尔和科尔内伊,后来加入的有阿特兰、阿列辛斯基、杜布菲和帕德森等。

    1949年3月,哥布阿画派在布鲁塞尔美术研究院举办了第一届画展,题为“目的与手段”。

    同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的斯塔特里伊克博物馆举办了另一次画展。

    1951年在比利时的列日市美术馆再次举办画展,并得到了画家米罗、巴赞、贾科梅蒂等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次展览后,哥布阿画派解体。

     哥布阿画派的成员在绘画观念上有共识,他们一致认为创造力的直接表现才是真实的艺术。

    他们反对蒙德里安式的几何抽象,也反对社会现实主义,他们热衷于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

    他们作品中的某些主题和人物造型,取材于民间艺术、儿童艺术和原始艺术。

    其中绝大多数作品的用色和用笔都强烈鲜明、动势很强。

    人物形象通常都被大胆地作变体处理,不是极度扭曲就是放任随意,但总体上来看主要形象还是明确清楚的。

    他们曾出版一份名为《小眼镜蛇》的杂志(共八期)以及单页宣传品《小小眼镜蛇》,“哥布阿”(Cobra)在法文中正好是“眼镜蛇”之意。

    他们提出“画中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