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关灯
小
中
大
“我估计,他是有这个心的。
不过,他很快便自身难保,顾不上整治我了。
”张先生说,“虽然他说郭后是病卒,但宫里朝中莫不疑心,遂有了他下毒的传言。
有谏官请今上推按郭后起居状,细查此事,但今上虽然悲伤,却未应允谏官所请,只吩咐以皇后礼仪葬郭后。
阎文应曾在今上宿斋太庙时大声呵斥医官,谏官见今上不欲追查郭后死因,便另借此事弹劾他。
于是,今上将阎文应外放出京。
不久后,阎文应死于岭南。
” “那你将此事告诉过官家么?”我问他。
“没有。
他既不欲追究,我何必多事。
他自有他的原因,我们也不必再去揣测圣意。
”张先生答道,再转视中宫的方向,目色凝重,“但自那之后,每次一触及那废后诏书,我便会提醒自己,绝不能让这事发生在如今的皇后身上。
” “所以,”他再看我,淡淡道,“受些冷眼,算不得什么。
只要我还在这宫里,尚有一口气,便会做我应该做的事。
” 我很想问他,若真的因此触怒今上,岂不有被逐出宫的危险?但终究还是没问出口。
再一想,这么多年,今上虽然不喜欢他,却也一直容忍着,想必他们之间是有某种默契的罢。
(待续) 取舍 4.取舍 今上没有废后,全赖陈执中、何郯、梁适谏言,这是后来流传的说法。
据说,那夜君臣细论皇后阁中事,何郯劝谏说:“中宫仁智,内外交钦。
所谓宫乱起自皇后阁中,须制狱锻炼,这是奸人之谋,有意中伤中宫,觊图非分。
陛下不可不察。
” 今上再问陈执中意见,陈相公也称不可制狱勘鞫中宫,且持议甚坚。
今上反复又问,一旁的梁适倒不耐烦了,直言道:“陛下废后,一次已够,岂可再来第二次?” 他语气凌厉,声彻迩英阁内外,闻者无不变色。
今上默然,遂按下制狱之事不提。
众人见他采纳谏言,这才告退。
今上独留梁适,特意向他承诺说:“朕只欲对张美人稍加妃礼,本无他意,卿可安心。
” 当晚三人去翰苑,遇见儤直的学士张方平,将此事一说,且提到今上所说“稍加妃礼”一节,张方平当即便称不可,力劝陈执中道:“汉朝冯婕妤身当猛兽,并不闻元帝因此对她有所尊异。
况且皇后有功却尊嫔御,自古皆无这道理。
如果相公同意迁张美人为妃,将来天下人论及此事,必会将罪责全归于相公。
” 陈执中深以为然。
此后今上再提尊异张美人之事,他只是不答。
于是这月里
不过,他很快便自身难保,顾不上整治我了。
”张先生说,“虽然他说郭后是病卒,但宫里朝中莫不疑心,遂有了他下毒的传言。
有谏官请今上推按郭后起居状,细查此事,但今上虽然悲伤,却未应允谏官所请,只吩咐以皇后礼仪葬郭后。
阎文应曾在今上宿斋太庙时大声呵斥医官,谏官见今上不欲追查郭后死因,便另借此事弹劾他。
于是,今上将阎文应外放出京。
不久后,阎文应死于岭南。
” “那你将此事告诉过官家么?”我问他。
“没有。
他既不欲追究,我何必多事。
他自有他的原因,我们也不必再去揣测圣意。
”张先生答道,再转视中宫的方向,目色凝重,“但自那之后,每次一触及那废后诏书,我便会提醒自己,绝不能让这事发生在如今的皇后身上。
” “所以,”他再看我,淡淡道,“受些冷眼,算不得什么。
只要我还在这宫里,尚有一口气,便会做我应该做的事。
” 我很想问他,若真的因此触怒今上,岂不有被逐出宫的危险?但终究还是没问出口。
再一想,这么多年,今上虽然不喜欢他,却也一直容忍着,想必他们之间是有某种默契的罢。
(待续) 取舍 4.取舍 今上没有废后,全赖陈执中、何郯、梁适谏言,这是后来流传的说法。
据说,那夜君臣细论皇后阁中事,何郯劝谏说:“中宫仁智,内外交钦。
所谓宫乱起自皇后阁中,须制狱锻炼,这是奸人之谋,有意中伤中宫,觊图非分。
陛下不可不察。
” 今上再问陈执中意见,陈相公也称不可制狱勘鞫中宫,且持议甚坚。
今上反复又问,一旁的梁适倒不耐烦了,直言道:“陛下废后,一次已够,岂可再来第二次?” 他语气凌厉,声彻迩英阁内外,闻者无不变色。
今上默然,遂按下制狱之事不提。
众人见他采纳谏言,这才告退。
今上独留梁适,特意向他承诺说:“朕只欲对张美人稍加妃礼,本无他意,卿可安心。
” 当晚三人去翰苑,遇见儤直的学士张方平,将此事一说,且提到今上所说“稍加妃礼”一节,张方平当即便称不可,力劝陈执中道:“汉朝冯婕妤身当猛兽,并不闻元帝因此对她有所尊异。
况且皇后有功却尊嫔御,自古皆无这道理。
如果相公同意迁张美人为妃,将来天下人论及此事,必会将罪责全归于相公。
” 陈执中深以为然。
此后今上再提尊异张美人之事,他只是不答。
于是这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