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尽管很难过伤怀,善解人意的孟渔还是红着眼睛应承了,两年多过去,傅至景果然平步青云,若他朝二殿下继承大统,他便是功臣之一,孟渔自然不会阻碍他腾飞。

     孟渔如此的信守诺言,傅至景却瞧不出高兴的模样,只是极其浅淡地笑了下,“如此便好。

    ”继而将孟渔推下自己的腿,“把衣衫穿好便回府吧。

    ” 他脱下来的衣服却要孟渔自己动手穿回去,好没有道理,幸而孟渔不是计较的人,重新系上腰带,穿戴整齐后,追上傅至景的脚步。

     和丰楼仍旧热火朝天,两人分别上了回府的马车,孟渔掀开帘子想让对方明日一切小心,可是傅至景乘坐的车辆已然毫不留恋地转动轮子,顷刻便与他分道扬镳。

     “九殿下,可否启程?” 孟渔依依不舍地收回黯淡的目光,轻轻地嗯了声。

     他隐约察觉傅至景生气了,却摸不着头脑,但傅至景向来阴晴不定,他早就见怪不怪了。

     追溯到他们还在宜县上同一所私塾时,傅至景就三天两夜因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不搭理他,等到了京都,他成了九殿下,傅至景也并没有太大的收敛。

     张敬仍销声匿迹,世人至今依旧不知其为何当日要冒着杀头的大罪将尚在襁褓里的九殿下掳走出宫,隐姓埋名落脚宜县,假意捡到孟渔抚养。

     孟渔与傅至景年岁相当,从他有记忆起,他就已经认识傅至景了。

     傅家做绸缎生意,在宜县是响当当的富户,可惜天意弄人,傅老爷和夫人恩爱有加,却始终未能有子,两人三十多岁那年,特地到寺庙里求了菩萨虔诚供养,傅夫人终于诞下一子。

     傅至景是早产儿,生下来时险些断气,傅家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日日喂以药膳,养在宅子里久不见人,也许是上天垂怜,傅至景不但康健长成,还样貌出众,颖拔绝伦。

     宜县的百姓都说傅家是有福之家,上辈子积德行善,所以菩萨让身旁的金童化作人间的稚子来报恩情。

     张敬那时已经捡到了孟渔,常常用布帛背着孟渔在宜县的各个商户充当搬运工,他亦给傅家送货,一来二去,逐渐长大可以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