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关灯
    确认是真实有用,思考着“浓度”问题,指着池子中心的区域问:“那里有皮料泡着吗?” 首批皮料下池子,是林庚亲自盯着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现在来的都是他的亲兵,他得谨慎些。

     他顺着谢星珩手指的方向看去,说:“有。

    ” 离得远,怕打捞困难,只泡了一块生皮,还是他扔过去的。

    皮子砸上面,沉了一天才陷下去。

     因距离和深度,打捞这块生皮,有三个壮汉合力“拔河”,还拉拽了半刻钟。

     简单处理皮料后,披到木架上,老皮匠一上手,就说这块皮泡好了。

     初期皮料的打捞,需要做数据记录。

     现在没有检测仪器,记录内容简单。

     池子大小、深浅、离岸距离、所泡天数、皮料类型等。

     牛皮少,羊皮多,还有少量马皮、猪皮、驴皮。

     第一批以试验为主,类型尽量多。

    以后再根据实际生皮数量、需求,来下池子。

     沼泽池的数量,听起来少,真到了地方,因有大有小,这点池子,都把初期的五百张皮料都吃进去了。

     谢星珩在这里待了半个月,跟皮匠配合着做记录,也在空隙里,跟他们说什么皮料,做什么制品合适。

     古代皮革珍贵,很多东西都不会尝试。

    比如皮鞋。

    这得是权贵阶级才有的待遇。

     但猪皮可以往这方向发展。

     目前步兵数量占了大头,鞋子质量跟上,能事半功倍。

     虽然鞋子是最后考虑的事情,是在皮料有剩余的情况下,再做尝试的事。

     但能先试着做一批出来,远的不提,这次来开路的士兵们,就能发一双。

     这是钱财都换不来的惊喜。

     林庚对下属大方,也被谢星珩这个提议惊了下,“集体发皮鞋?” 谢星珩怕他担心造价和用料问题,说:“猪皮太软和了,做鞋垫也行。

    ” 现在皮匠也少,那些兵也不敢穿皮鞋出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庚摸摸下巴,稍做思索,问:“你的意思是,猪皮可以做鞋内里?” 谢星珩点头:“对。

    ” 林庚想了想,说:“那把猪皮包在别的鞋里呢?比如布鞋?” 谢星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