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岁中青年与孩子

关灯
    当人生的时针指向35-36岁,曾经在育儿初期手忙脚乱的中青年父母,似乎逐渐适应了生活的节奏。

    而孩子们,也步入了十岁左右这个充满变化的年纪。

    在这段独特的亲子旅程中,许多微妙而深刻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还记得孩子刚上小学那会,辅导作业简直是一场“战争”。

    每一个夜晚,灯光下都是父母紧皱的眉头和孩子委屈的泪水。

    为了一道数学题,为了一个拼音的声调,家里时常鸡飞狗跳。

    那时候,焦虑如同阴影,笼罩着每一位家长。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难度的提升,不知不觉间,大多数父母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拗口的英文单词,还有充满隐喻的语文阅读理解,都成了难以跨越的高山。

    曾经在辅导作业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父母,如今只能无奈地退居二线。

     但这种转变,也让父母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

    既然在学业辅导上难以提供专业帮助,那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生活与物资关心上。

    清晨,父母们会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牛奶、面包、水果,搭配得恰到好处,只为给孩子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放学回家,会有温热的点心等着孩子,倾听他们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在物质方面,父母们也更加用心,会挑选舒适的衣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和玩具。

    这种生活与物资上的关心,不再是简单的满足需求,而是一种爱的表达,是父母们在新的育儿阶段找到的与孩子相处的新方式。

     十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

    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整天围绕着父母转,把父母视为自己世界的唯一中心。

    伙伴,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课间休息时,他们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嬉笑玩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放学后,也总是迫不及待地和朋友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社交,学会了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如何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父母们看到孩子和伙伴们相处得如此融洽,一方面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心中也难免会有一丝失落。

    曾经那个只依赖自己的小宝贝,如今有了更广阔的社交圈子。

    但这种转变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父母们也在努力适应。

    他们开始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同时也更加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

     在这个阶段,父母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