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八门迷阵(六)
关灯
小
中
大
于是队伍重新启程,在叶语闲的带领下继续沿着弯曲的通道向前走。
虽然看上去依旧是光滑的石面、封闭的壁弧、规律的宽度,毫无变化,但不知为何,越往前走,越让人觉得空气变得沉闷起来。
根据六分仪的指示,几个人很快就在通道里找到了相对的最高点,然后在这里的墙上做了个记号。
之后通过六分仪的绘制,继续前行一段距离,毕竟这里不是“数学公式”里面的“平滑函数”,根据高等数学里面分析,极值点也不一定是最值点。
尤其是这种不是处处“可导”的形状。
然而,没走出去多远,小狐忽然讲道:“叶老板……我总觉得,这个通道和上一圈的时候,有哪里不太一样,但我说不出来。
也许是我太累了产生了错觉嘛?” 叶语闲没说话,只是停了下来,问其他人:“你们也这么觉得么?” 众人都表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这个通道四面都是砖石和粗糙的石壁,很难感受到到底是哪里不太对。
叶语闲叹气:“大家都这么觉得的话,那么说明,这就不是错觉了。
恐怕真的是这个通道在改变。
” 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在常人认知里面,石头是一种很稳定的东西。
所以才会有人描写感情会有“海枯石烂,至死不渝”一说。
众人听得叶语闲说石头在动,自然有些慌乱。
而叶语闲依然是蹲在原地,像个木工一样细细调着那条绳线的高度与垂直角度,而周围人围在一旁,等得有些心焦。
“很奇怪啊。
”叶语闲低声念着,“本来按理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整圈,应该回到了原点,可是这里……比刚才那地方,似乎相对高度还要再低一点。
” “我怀疑这通道不是死的,是活得。
”叶语闲淡淡道,“嗯,是个好事。
这可能会成为,我们到下一层或者回到上一层的关键。
” “活得?”小狐顿时打了个冷战,握紧了火把。
“人的眼睛,相对地面高度是固定的。
”他晃了晃手里的绳锤和六分仪,“我们用这玩意测角度的时候,其实是人站着不动,眼睛去看目标。
也就是说,我每次站在通道边上测的,都是我眼睛这个高度去看通道对面的墙面。
” 小狐更疑惑了:“这跟判断高低有什么关系啊?” “有。
”叶语闲认真道,“上一圈在这个石头旁边的时候,我记得我用六分仪测了一下,看到这个记号和顶角边的仰角数值,角度大概是十七度出头。
” “然后呢?” “然后这一次我测——十九度多点。
”叶语闲眨了下眼,“这个角度很小,变化也很小。
但因为十七这数字比较特殊,我印象还比较深刻。
这个角度变大,你觉的,说明什么?” 小狐张了张嘴:“……你变矮了?” “这话听起来好像我断腿了。
”叶语闲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是我脚下这片地,相对那个地方的位置低了一点点。
说白了,就是这个通道,他的垂直高度在改变,倾角也在改变。
几米的距离,有1到2度的沉降角。
” “在变?”小狐嘀咕了一声,低头看看脚下,“可是我怎么什么都没感觉?” “你当然感觉不到。
”叶语闲摊手,“这个变化率实时不一但只有一两度,这里一圈走下来十几分钟,倾角又小得离谱,地面还坑坑洼洼的。
以我们的速度丈量,这一圈大概有四里路。
四里路由两米多的高低差,单凭人体对方位的感知,哪里能清晰的感知出来。
” 小狐一脸震惊地看着他:“叶老板心思这么缜密吗?” “……有时候靠的不是眼睛,是仪器。
”叶语闲一边把六分仪重新收进包里,一边慢悠悠地补了一句,“这也是后世的人,在各种航天器上,来源于仪器的信息,优先权要高于来自于人眼信息。
” 叶语闲笑了笑,走过去拍拍她的头:“我猜,这个通道不是死的。
既然在动,而且不是因为人为控制的动。
拿他总有个触发器,总有个控制器。
它的结构会因为我们在哪儿、站了多久、踩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位移或变形。
换句话说,你可以理解成……它在‘感应’我们。
”
虽然看上去依旧是光滑的石面、封闭的壁弧、规律的宽度,毫无变化,但不知为何,越往前走,越让人觉得空气变得沉闷起来。
根据六分仪的指示,几个人很快就在通道里找到了相对的最高点,然后在这里的墙上做了个记号。
之后通过六分仪的绘制,继续前行一段距离,毕竟这里不是“数学公式”里面的“平滑函数”,根据高等数学里面分析,极值点也不一定是最值点。
尤其是这种不是处处“可导”的形状。
然而,没走出去多远,小狐忽然讲道:“叶老板……我总觉得,这个通道和上一圈的时候,有哪里不太一样,但我说不出来。
也许是我太累了产生了错觉嘛?” 叶语闲没说话,只是停了下来,问其他人:“你们也这么觉得么?” 众人都表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这个通道四面都是砖石和粗糙的石壁,很难感受到到底是哪里不太对。
叶语闲叹气:“大家都这么觉得的话,那么说明,这就不是错觉了。
恐怕真的是这个通道在改变。
” 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在常人认知里面,石头是一种很稳定的东西。
所以才会有人描写感情会有“海枯石烂,至死不渝”一说。
众人听得叶语闲说石头在动,自然有些慌乱。
而叶语闲依然是蹲在原地,像个木工一样细细调着那条绳线的高度与垂直角度,而周围人围在一旁,等得有些心焦。
“很奇怪啊。
”叶语闲低声念着,“本来按理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整圈,应该回到了原点,可是这里……比刚才那地方,似乎相对高度还要再低一点。
” “我怀疑这通道不是死的,是活得。
”叶语闲淡淡道,“嗯,是个好事。
这可能会成为,我们到下一层或者回到上一层的关键。
” “活得?”小狐顿时打了个冷战,握紧了火把。
“人的眼睛,相对地面高度是固定的。
”他晃了晃手里的绳锤和六分仪,“我们用这玩意测角度的时候,其实是人站着不动,眼睛去看目标。
也就是说,我每次站在通道边上测的,都是我眼睛这个高度去看通道对面的墙面。
” 小狐更疑惑了:“这跟判断高低有什么关系啊?” “有。
”叶语闲认真道,“上一圈在这个石头旁边的时候,我记得我用六分仪测了一下,看到这个记号和顶角边的仰角数值,角度大概是十七度出头。
” “然后呢?” “然后这一次我测——十九度多点。
”叶语闲眨了下眼,“这个角度很小,变化也很小。
但因为十七这数字比较特殊,我印象还比较深刻。
这个角度变大,你觉的,说明什么?” 小狐张了张嘴:“……你变矮了?” “这话听起来好像我断腿了。
”叶语闲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是我脚下这片地,相对那个地方的位置低了一点点。
说白了,就是这个通道,他的垂直高度在改变,倾角也在改变。
几米的距离,有1到2度的沉降角。
” “在变?”小狐嘀咕了一声,低头看看脚下,“可是我怎么什么都没感觉?” “你当然感觉不到。
”叶语闲摊手,“这个变化率实时不一但只有一两度,这里一圈走下来十几分钟,倾角又小得离谱,地面还坑坑洼洼的。
以我们的速度丈量,这一圈大概有四里路。
四里路由两米多的高低差,单凭人体对方位的感知,哪里能清晰的感知出来。
” 小狐一脸震惊地看着他:“叶老板心思这么缜密吗?” “……有时候靠的不是眼睛,是仪器。
”叶语闲一边把六分仪重新收进包里,一边慢悠悠地补了一句,“这也是后世的人,在各种航天器上,来源于仪器的信息,优先权要高于来自于人眼信息。
” 叶语闲笑了笑,走过去拍拍她的头:“我猜,这个通道不是死的。
既然在动,而且不是因为人为控制的动。
拿他总有个触发器,总有个控制器。
它的结构会因为我们在哪儿、站了多久、踩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位移或变形。
换句话说,你可以理解成……它在‘感应’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