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八门迷阵(八)

关灯
    乱试。

     不多时,夜空下的他已完成了十多次尝试。

     忽然,“咔哒”一声轻响,从他手中的重力盒内部传来一道清脆的弹簧锁解开声响,盒子中央的接缝竟缓缓裂开,发出一道微微的暖光。

     “开了?”叶语闲愣了一下,继而嘴角微扬,“嘿……果然你还不够难。

    ” 他轻轻拨开盒盖,盒子内部却并不是他原本猜想的齿轮或机关构造,也不是画卷或笔记,而是一个薄薄的、银色边框的物件——像是一个古怪的眼镜,但镜片处却略带透明光晕,有些诡异。

     他愣了几秒,伸手将其捧出盒中,借着月色细看,顿时露出几分古怪之色:“这是……全息眼镜?这人记录东西的方式不走寻常路啊。

    ” 叶语闲独自坐在夜色下,借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火光,将那幅从重力机关盒里开出的“奇物”放在腿上,翻来覆去地看了许久。

    那是一副造型颇古怪的眼镜,看上去比寻常佩戴物更厚重几分,鼻托与镜脚间还有些多余的机械卡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镜内并非一体成镜,而是数组成对的镜片相互嵌合,每对之间略有缝隙,且每组镜片之间透出的图层略有不同。

    尤其当他调整角度,透过左右眼分别对准镜片望去时,竟发现视野之中多出一丝微妙的层次错位感。

     他动作轻巧地将眼镜戴上,缓缓抬头看向不远处他特意支起的那块白绢投影布。

    那布上平铺着一幅素描线图,先前他从机关冢里随意翻到的旧图纸之一。

     随着镜片对准——忽然间,原本平面的线稿,竟仿佛拥有了厚度! 屋梁、齿轮、支点、滑槽……原本重叠在一起的线条,在双眼不同视角下,被这多组镜片“分离”出层次,脑海中像是被迫重建了一个立体空间。

    每一步视线移动,结构的纵深关系就逐渐清晰,宛如亲手翻阅一幅悬浮在空中的机关构造图! 叶语闲按了按镜框两侧的小齿轮,随着“咔”的一声轻响,一组镜片被滑动切换,又一幅图层跳入视野——这次呈现的,是某种弧形连杆与陀螺杠杆之间的结构组合。

     “……是立体视差。

    ”他轻声自语,眼中满是佩服,“这机关师不是靠术法造幻术,而是靠人眼本身的误差,把二维图纸变成了三维演示。

    ” “这副眼镜……是个光学阅读装置。

    ” 他缓缓摘下眼镜,轻轻摩挲镜框两侧那明显是为“切换图层”准备的机关卡榫。

     “多组镜片,一一对应图纸;左右错位,再靠人脑自行合成图像的纵深……你是真能琢磨。

    ” 他再次戴上眼镜,这一次目光沉稳如水,缓缓扫过眼前展现出的机关结构图。

     叶语闲独自坐在篝火灰堆旁,取出那只机关盒中所得的眼镜,在手中把玩良久。

     镜片一贴近眼眶,视野骤然变得不同。

    原本空无一物的夜幕前,赫然浮现出一道三维结构图,层层叠叠地展开在他眼前。

    那不是投影,更不是幻术,而是通过对称镜片制造的微视差,在大脑中重构出的一套逼真立体模型。

     叶语闲的瞳孔微微收缩。

     那图上呈现的,是一套他极为熟悉却又从未以这种形式“亲眼见过”的系统:一个完整的水银重力平衡机关。

     中轴为圆形滑轨,环形通道呈螺旋向下延伸,嵌在其中的,是多个带有可变质心的结构。

    图中红线标注了水银流动路径,蓝线则是重力偏转的计算方向,最引他注意的,是那些被特意标注的“锥形地基”和“低熔点金属支座”。

     “……果然是这个东西。

    ”叶语闲低声喃喃。

     他目光专注,随着镜片微调,视角切换到系统下方,立体图像中露出通道地板与支撑结构之间的空腔,其中标注有“温感启动”、“液态分流”、“高低压差感应”等一连串术语。

    他一眼便看明白了:这是以水银质量为核心,通过分布倾斜制造出可控变形,形成机关转换的系统——而他们此前经历的“螺旋通道”机关,正是此机制的实战应用。

     “……这老家伙不是在传承机关术,他是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