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科技共享,点亮星际未来之光

关灯
    在文化融合稳步推进的同时,联盟深刻意识到,科技作为推动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其共享与协同发展对于巩固星际纽带、应对未来挑战至关重要。

    各星系虽在不同科技领域各有所长,但长久以来,因信息壁垒、竞争猜忌,诸多前沿科技成果仅在母星或有限范围内应用,无法释放最大潜能以造福全联盟。

     联盟议会高瞻远瞩,决议搭建“星际科技共享平台”,一个汇聚各方智慧结晶、打破知识封锁的虚拟枢纽。

    平台上线当日,数以万计来自不同星球的科研项目资料、专利技术摘要如潮水般涌入,涵盖能源、医疗、航行、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

    从泽塔星研发的可控微型黑洞能源装置,能以极小质量产生近乎无尽动力,有望变革星际航行的能源供给;到医疗发达的米诺星系公开的基因靶向修复疗法,精准攻克多种宇宙辐射引发的疑难病症;再到以机械改造技术着称的赛博隆星分享的智能义肢蓝图,可实现与神经系统无缝衔接,为伤残者重赋肢体活力,每一项上传都是一份对星际发展的承诺。

     为确保共享机制公平、高效运行,联盟成立“科技仲裁委员会”,由各星系资深科学家、法学家组成,负责审核技术安全性、评定知识产权归属、调解共享纠纷。

    初期,矛盾不可避免。

    在新型量子通讯阵列技术共享过程中,研发星球与渴望快速应用的几个工业星球就技术细节开放程度、后续改进收益分配争执不下。

    仲裁委员会深入调研双方诉求,依据预先制定的详细规则,创新性提出阶段性共享方案:前期工业星球支付合理许可费,获取基础架构应用权以完善本土通讯网;后续研发星球主导联合升级项目,共享升级红利,既保障发明者权益,又加速技术普及,为类似争议提供范例。

     随着平台运转,“科技交流峰会”顺势而生,定期在不同星系举办,成为科研人员线下深度切磋的盛会。

    在首颗气态巨行星上举办的那届峰会别开生面,参会者乘坐特制悬浮舱穿梭于氢气海洋与风暴云团间的科研基地。

    会上,生物学家展示如何借鉴气态行星微生物独特代谢机制,开发新型环境净化菌群,有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