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刚上班没几天就又放假了

关灯
    有来头的。

     当时,周浩然是和巷子里一个认识不久的小孩。

    。

    。

    。

     呸,不能说人家是小孩。

     人家现在可是16了,比周浩然还大2岁呢。

     呃,叫郭哥吧。

     郭哥,本名郭新奎,是巷子里前面胡同老郭家的老三。

     众所周知。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还有个坏老三。

     对,郭新奎就是这个“坏老三”。

     实际上,不管是俗语,还是现实,傻、奸、坏这三个词,都是要带引号的。

     郭新奎,真不坏。

     可是没办法啊。

     他家里,只有他爹有工作。

     靠着一个月35块5的工资,养着一大家7口人。

     他大哥,学习好,明年中专毕业。

     他二哥,学习也还行,今年考上高中了。

     到他,就算学习好不好的,都念不下去了。

     说真的,如果年头好。

     郭新奎说不定还真能念下去。

     可是,年头不好,定量不够,只能花高价买。

     那肯定是念不下去了。

     既然念不下去了,那就得出去找饭辙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时代的找工作,可不像现代了。

     看见招聘信息去面试就行。

     这个时代找工作,如果不是厂子职工带人,就得通过街道了。

     到了街道这一步。

     如果什么都“平平无奇”,那你就排着吧。

     每年待业青年那可是一堆一堆的。

     像郭新奎这种“平平无奇”的初中肄业、小学文凭,那就只能排队了。

     也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郭新奎就“混”上了。

     成为了“鬼市”里的一名“掮客”,或者叫“纤”。

     实际上,也就是帮“大头头”出点什么东西。

     本来休假的那两个月,周浩然也算是在巷子里“混”的。

     这么一来,也就跟在巷子里混的郭新奎认识了。

     于是,本着“敬岗爱业”的精神,郭新奎就把周浩然给带到了“鬼市”。

     说是“鬼市”,其实,就是因为“三年之期”已经到了,人们自发而成用东西换粮食的那个“集市”。

     当然了,换其他的,就比如“小黄鱼”之类的,也有。

     毕竟是个“集市”嘛。

     对于这个集市,不管是派出所,还是街道,亦或者是居委会,都是知道的。

     可是,年头就是这样的年头,大家也不可能看着人们守着东西饿死吧。

     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别做大。

     那对谁脸上都不好看。

     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能做大。

     因为,只要有“集市”,那肯定有“管理者”。

     既然,现在“集市”没有“秩序守护者”了,那就肯定得有“混乱秩序维护者”。

     不管是哪个“秩序”,消息这一方面,肯定是灵通的。

     那,多了就不说了。

     反正,这种情况下,对谁都好。

     有时候,想起来这段,周浩然都想笑。

     一个混子给一个公安带到了“鬼市”去买东西。

     说出来谁信? 不过嘛,到了“鬼市”,一个个的不管买家还是卖家都是能捂多严捂多严。

     也就没人在乎买的卖的都是谁了。

     说不得哪个卖鱼的就有可能是对面屋的闫埠贵,对吧? “浩然,你今天回来这么早啊,怎么没去上屋呢?” 听着说话的动静,以及话语里的名称,本来都有点迷糊的周浩然立马就精神了。

     没办法。

     整个四合院里,唯一称呼正房为上屋的,就只有何雨柱他媳妇,周浩然他嫂子。

     “嘿嘿,这不是单位那边后天派我去学习么?今天下午和明天,就给我放假了,让准备准备。

    ” 对于这个嫂子,周浩然是真的怂。

     别说周浩然。

     就连有时候何雨柱犯浑,胡慧慧都会上手。

     按何雨柱跟周浩然喝酒时候的说法。

     “大老爷们的,被女的打两下就打两下呗,能咋滴?” 有时候,周浩然都怀疑,何雨柱是不是被夺舍了? 这怎么跟东北老爷们。

    。

    。

    。

     呃。

    。

    。

    。

    。

     再加上个川渝老爷们。

     这怎么跟东北老爷们和川渝老爷们说的话,那么像呢? 不过,胡慧慧有一点好。

     在外人面前,自家老爷们和自家小弟的面子,那是给的足足的。

     喜欢四合院里的小厨子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小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