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下半夜

关灯
    老话常说,人呐,只有经历过,才懂得珍惜。

     就像大傻,他从小生活在农民的家里。

     由于家境贫寒,13岁就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开始打工。

     因为环境的问题,17岁开始在舞厅充当“安保”。

     后来,进去进修了,出来之后上位了。

     成为一个有场子的“老四九”,手底下也有了几个小弟。

     不过,说出去,还是个“看场子”的古惑仔而已。

     (改编一下。

    ) 他就因为有过这段经历,深知“三更穷,五更富”的道理。

     所以现在的他可以踏踏实实的挣着他自己的那份安稳钱。

     过的很是乐呵。

     可跟着大傻的那些后被他喊过来的同村人不行啊。

     他们没经历过,还是小年轻呢。

     原先,每个月只能在地里刨食,挣一些混弄个温饱的钱。

     又或者年纪轻轻的出去“闯社会”去了。

     过着看起来“灯红酒绿”,实则口袋里却掏不出几块钱的混日子的生活。

     现在,冷不丁的,开开船,搬搬货,就能挣原先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挣不到的钱。

     有些人,飘了。

     或者说,穷人乍富、暴发户的嘴脸出现了。

     有的,可能是看什么都好,直接买买买。

     然后,资不抵债了。

     还有的,干脆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既然现在都能挣这些了,那为什么不顺手挣的更多一点呢? 别管是什么原因。

     这些人凑到了一起,私下里背着大傻开始走货。

     跟这些人一样。

     王建军和王建国老家那个小渔村里的人,有些人也是各种的原因,跟这些人接上头了。

     开始走起货来。

     说起来就搞笑。

     大傻和周浩然还有郭老三攒起这个摊子也就半年出点头的时间。

     可是这些人竟然已经走了3、4个月的货了。

     下半夜,西贡区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

     周浩然看着跪成一排,有的磕头求饶,有的不屑的挺着的那些被抓出来,又被李志东他们带过来的那6、7个人,有点头疼。

     总共30多人的上下游,一口气出事的竟然占了五分之一。

     这个比例啊。

    。

    。

    。

     按李志东的说法,就应该都毙了。

     碰什么不好,非得碰粉? 既然碰了,那就应该有思想准备。

     直接死了得了。

     对此,大傻虽然有着不同意见。

     但也只敢小声哔哔。

     他认为,毙是肯定得毙的。

     不过,只应该毙首犯。

     其他人惩戒过后,赶出去就是了。

     毕竟法院判刑呗,还得分个主犯和从犯呢。

     这里面刚才也问清楚了,只有两个是主谋,其他人都是随大流,携带和运输,多挣一分钱。

     不能以点概全。

     说实话,现在的周浩然很纠结。

     别误会,他不是不赞同枪毙。

     作为国人,骨子里自带的,就是对于粉的厌恶。

     周浩然现在真的巴不得直接毙了那些人,省着在出来祸害其他人。

     可是,面对着几条人命,周浩然又一时间狠不下心去动手。

     准确点说,现在的周浩然,已经铁了心要干掉那些人了。

     只不过他现在正在给自己做心理干预。

     以便他好下命令。

     也正因为这样,一时间显的周浩然有点犹豫。

     可是周浩然这么一犹豫,坏了事喽。

     跟着大傻,还有跟着李志东他们一起过来的村里的管事的,上来开始说情了。

     他们两家不敢去找李志东去说情。

     因为李志东看起来就恶,不好说话。

     所以,他们两家各找各家。

     一边,西贡围村的族老找到了大傻,开始唠起大傻和那些人小时候的事。

     跟西贡围村那边一样,王建军他们村的族老,开始拉着王建国和王建军,甚至,都拉上了周浩然,开始说起这种不容易,那种不容易。

     主打的,就是一个“感情牌”。

     都是“人老成精”。

     他们算看出来。

     周浩然和大傻一样。

     他们,都善啊。

     听着各种的“诉苦”,看着王建国,还有王建军,以及大傻那复杂的眼神。

     “唉~~~~” 周浩然叹了口气,点着了一根烟。

     老肖挡在了周浩然的身前。

     “先生,转过身吧。

    ” “嗯?” 周浩然一时间没懂是什么意思。

     不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