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先生头疼的,就是学得不快忘得倒快。

    好不容易把这一节的内容教会了,等下一节学完再巩固旧日所学时,才发现徐茂行早把上一课学的东西都还给他了。

     郭先生:“…………” ――就算你把知识还给我,学费我也是不会退的。

     如果不是因为穷,如果不是因为穷…… 他第一次怀疑自己不回家乡,坚持留在京城是对还是错。

     倘若他落榜之后就和同乡一起回去,家里有农户投献的土地可以收租子,还有活不下去自卖自身的奴仆照顾饮食起居。

    不比滞留京城,买刀纸都得精打细算的日子快活? 但安王府给的聘金实在优厚,足以支撑在他京城的各项开销。

    且接了这个馆,就等于是靠上了安王府。

    他一个尚未踏上仕途的举人,有一位郡王做靠山,无疑是天大的福气。

     事实证明只要好处足够,哪怕学生再顽劣,老师也能主动发掘对方的优点。

     比如郭先生就慢慢觉得,徐茂行这个学生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是真心向学的。

    注意力不集中并非是他的本意,容易被外物所扰也是许多初入学的蒙童都有的毛病。

     只要把自己当成启蒙老师,一切问题都不大。

     想想每年二百两的聘金,郭先生很快就又干劲十足了。

     先生如此努力,倒让徐茂行越发羞愧起来。

     至少有一点郭先生没说错,那就是徐茂行是真心想学的,也一直在努力克服自己身上那些毛病。

    这些日子以来,虽然收效甚微,但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少。

     至少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三字经》给学透背熟了。

     教了这么久,终于得到了一点正向反馈,郭先生几乎热泪盈眶,成就感竟然比教导一个天才更大。

     徐茂行也很激动。

     不过,他激动的点和郭先生全然不同。

    郭先生欣慰的是他学透了,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