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萧平旌的“弄巧成拙”

关灯
    宋浮看见萧歆在发脾气,心想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整死楼士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萧平旌字写的其实不怎么样,写的不好看。

    都知道泸州那边传上来的奏疏或者是知州写的邸报肯定是有人代笔的,这个代笔的人只有可能是王士龄或者是楼士。

     四位能够当上宰执的宰相和副相乃是识货之人,他们就是靠着一手好字加一篇完美的时政策论。

     泸州也有写的一手好字之人,但是比起能够进入殿试的那帮人,肯定还是差不少的,而且泸州没有着名的书法家,所以这字是谁写的,看一看就清楚了。

     但是王士龄刚刚上任泸州监州不久,那毫无疑问帮萧平旌写奏疏的人只能是楼士。

     于是宋浮上来便说 “启奏陛下,臣认为,楼士虽有顶撞君父之罪,但就其代笔泸州奏疏及押粮一事来看,才堪大用。

    臣提议让他多多为西北长林军或鄯州押粮,让他戴罪立功。

    ” 萧歆很不满意地说 “哎呀!朕就是要打算把他丢到泸州去,让他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过失!怎么回事闹成了这个样子!平旌干嘛把奏疏全给他写去了?唉算了算了!就让他去干吧!” 随后,萧歆还给萧平旌来了个传旨申饬,这是萧平旌被皇帝传旨申饬第二次了。

     萧平旌上一次被传旨申饬,那还是在长宁大捷后来汴京领取皇帝的赏,现在又被皇帝骂了一次。

     这个申饬的旨意给萧平旌看完了,萧平旌看的是搓着手,百感交集。

     现在心想,还不如不让楼士去西北押粮,现在倒好,连自己刚提拔上来的孟俊和刘翼都见不到了。

     楼士的押粮队回到了长安。

     这个押粮队死了一百多号人,回到长安的时候核实人数为1378人。

     大家坐在一处空地里,楼士和孟俊、刘翼站在一块,等待着朝廷谏院官员的圣旨宣读。

     谏院官员念道 “陛下圣旨:念楼士一心报国,特任命楼士为兰州行营兵马督粮兼任长林军泸州营指挥使,为鄯州禁军主营、长林军路长林军督运粮饷!” “孟俊、刘翼抗击渝贼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