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关灯
    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见呜呜风声。

    就连麻雀声也跟着远去。

     “我不!” 一聊到这个话题,原晴之顿时拒绝配合,往地上摊平晒着的稻谷上边一躺,活脱脱一条想要跟着一起被太阳晒干的咸鱼。

     她眯着眼睛看向指缝里渗出的那丝湛蓝,单手打呵欠:“林妈,这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是时代变咯!” “现代娱乐方式那么丰富,年轻人哪里会对戏曲感兴趣,看戏可是要懂戏才看得明白呐。

    ” 曾经在历史上风靡盛行的传统戏曲,在迈入现代社会后骤然没落不少。

    当初文物修复办上门来登记产权所属,原晴之还盘算着能不能收个门票,早日过上躺平收钱的日子,结果近几年前来参观自家古戏台的人越来越少。

    上一回来的那个,还是借戏台拍写真照的,就离谱。

     “既然成角这么难,小姐的才能才更加不能浪费。

    ” 林如花放下扫帚,苦口婆心:“昨个儿我听街头邻里都在讨论三天后的戏祭大典。

    大典十年一次,对戏曲界的影响深远,想来是个重整旗鼓的好时机。

    ” 戏祭大典是戏曲界的大宴,也是戏曲之城青城的盛会。

    这座滨海城市仍旧残留着古时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每年都会举办祭祀活动,内容包括香火龙,舞狮等,其中在古城搭戏台子献唱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戏一开腔,八方来听,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

    所以即便没有人,也不可以中途停下。

    古时祭祀都得搭戏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若是抓住机会在这时登台演出,说不准还能乘把东风,一炮而红。

     “不行不行。

    ”原晴之头摇成拨浪鼓:“别人是别人,我唱戏指不定得送命。

    ” “唱的什么戏啊,嘴皮子动动的功夫,还能有危险?”林如花露出怀疑的目光。

     “……没什么。

    刚还没睡醒,说糊涂话呢,林妈你听错了。

    ” 原晴之张了张嘴,抓了把自己鸡窝似的头发,颇为生硬地转移话题:“反正我是不可能唱戏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为了以表自己坚决,她甚至补上一句:“我宁可从996社畜变成007社畜!” 能让平日里对上班深恶痛绝的社畜说出这么一番铁骨铮铮的话,显然这个话题已经无法再继续。

    原晴之脚底像是抹了油,寻了个借口直接开溜。

     看着少女背影消失在内院门口,老婆婆摇头叹气。

     她是梨园收养的孤儿,从小在梨园长大,因为没有太多学戏的天赋,平时只能打打杂。

    后来伴随着时代变迁,梨园衰败,戏曲没落,原先的戏班子走的走散的散,全都改了行,只有林如花留了下来,在这里经历了大半生岁月。

     正因如此,林如花当初得知梨园换了主人,那是打心底里高兴。

     老班主一生荣华,传奇事迹多如牛毛,可惜只收了一位亲传。

    好在其女原晴之从小跟在老班主身旁,耳濡目染。

    女承父业,天经地义,必能重振戏曲辉煌。

     于是林如花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将偌大梨园内外好好清扫一遍。

    等了又等,终于在一天傍晚,等到了当时刚放暑假,背着双肩包返乡的某位大学生。

     在七月烈阳的炙烤下,原晴之睁着双死鱼眼,举着地图,在梨园门口来来回回走了几遍,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嘿嘿嘿,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前厅后院加戏楼,五进五出大院,要能卖出去,洒家这辈子岂不是直接躺平?!” 林如花一听大惊失色,连忙冲出来:“使不得,小姐,使不得啊!” 柳家梨园千年历史,要是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