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种子”

关灯
    声音信号极不稳定,根本无法听清内容,也没有一句能连贯起来的话。

    而且这个信号只响过一遍就没了动静。

     距离金明市五百公里之外的毕坊市,是远超金明和平祝的大型城市。

    城市规模大,也意味着人口庞大,丧尸也更多。

    此时的城市中一片混乱,密密麻麻的丧尸嘶吼着向城市北边涌动,似乎受到了无形的召唤。

     在城市北部市屹立着一家不太起眼的机构,低矮的围墙已经倒塌,而破败的大门上还悬挂着证实往日辉煌的牌子,毕坊市第一生物研究所,烫金大字在阳光下还反射着耀眼的金色光泽。

     研究所名字挺大气,不过看规模确实不大。

    仅有一栋五层实验楼和数栋其他功能建筑,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老旧。

    在这里完全看不出它是一个代表着现代生物科技前沿的高科技机构,更像是过时的面子工程。

    或许当初成立这个研究所的目的就是充面子的,所以才找了这么个地方随便整了整,省钱。

     然而事实却非如此,这个研究所还真不是面子工程,它真实的样子在地下。

    地表建筑只不过是整个研究所很少的一部分。

    之所以这样搞,不是为了制造神秘气息,而是因为安全考虑。

    由于研究所的许多项目涉及病毒或者细菌,如果泄露很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将主要设施安置在地下,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有效快速的封闭,减少病毒散播。

    另外也正如地面部分所表现的,低调就不容易被关注,被恐慌。

    相信任谁都不喜欢在自家附近有个研究病毒的机构,毕竟连在小区里装个信号基站都会遭到抗议,要是知道这是研究病毒等危险东西的地方,附近的居民怕是要原地爆炸。

     只是在今天,研究所不需要再考虑防范和低调的问题,因为此刻研究所大院里全是丧尸,里三层外三层,三层之外又三层。

     在研究所地下某实验室中,两人背靠储藏室的靠密封门席地而坐。

    依旧运转的发电机为应急灯提供着稳定的电流,让这里不至于陷入黑暗。

    而这二人此刻状态不太乐观,它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伤痕,伤情较重一人鲜血已经浸湿衣裤。

    以失血量判断恐怕命不久矣。

     “老王,我感觉有点冷。

    ”伤情较重的这人有气无力的说道。

    他叫张翀山,虽然只有五十来岁,但两鬓斑白的他看上去有六十多。

    此时他因失血过多面色惨白,跟外面闲逛的丧尸颇有几分相近。

     被称作老王之人同样五十岁左右,全名王梁博,他摩挲着从内侧衣兜掏出一个瘪了的香烟盒,打开它,里面仅剩最后两支。

    他抽出一支递给身旁的张翀山道:“冷啊,没事,一会就不冷了。

    来,这是我珍藏的最后两支,匀你支,够意思吧。

    ” 张翀山要抬手去接烟,但抬了下没抬起来。

    王梁博见状索性将烟送到他嘴上,然后自己抽出最后一支,先是放在鼻下吸了吸才叼到嘴里。

     两声打火机的轻响过后,两道细小的烟柱在实验室里缓缓升起。

     “老王啊,咳咳...你把打火机和烟带进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