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奉旨法门寺进香

关灯
    武媚与太子妃之间的嫌隙,如春日里疯长的野草,愈发难以遏制,这一切都被李世民敏锐地捕捉到。

    李世民心中对武媚的才能和品性十分赏识,深知她医术精湛,远超宫中许多太医,为人又刚正不阿,心地纯善,实在不忍心看到她在后宫这潭浑水中被琐事纠缠,才华被白白埋没。

     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法门寺传来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

    寺中供奉多年的佛骨舍利,即将举行一场盛大隆重的开光大典。

    这场大典筹备已久,不仅佛门子弟极为重视,整个大唐的信众都满怀期待。

    李世民灵机一动,一道圣旨便颁了下去,命武媚代表皇室前往法门寺进香祈福。

    一来,皇室素来信奉佛教,希望借此次大典,为皇室求得福泽长久,庇佑大唐国运昌盛、平安顺遂;二来,李世民也有意让武媚暂别宫廷中波谲云诡的明争暗斗,避开她与太子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寻得一丝喘息之机。

     武媚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

    她自然明白,这是皇帝对她的一番爱护与成全,可这进香之路,听上去便艰难重重。

    从长安到法门寺,路途迢迢,山川阻隔,一路上风餐露宿,条件之艰苦,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着实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但武媚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没有丝毫犹豫与退缩。

    在她心中,皇命威严,不可违抗,更何况能代表皇室为天下祈福,这是无上的荣耀,承载着大唐万千子民的福祉,她必须全力以赴。

     出发那天,阳光柔和地倾洒而下,微风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拂过。

    武媚身着一袭素净淡雅的衣衫,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难掩她身上的灵气与坚毅。

    她带着几名精心挑选的宫女和武艺高强的侍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法门寺的道路。

    她坐在马车之中,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如幻灯片般不断后退。

    田野里的庄稼随风摇曳,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一片宁静祥和之景。

    可武媚的思绪却飘回了宫中,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困惑与不解。

    她实在想不明白,太子妃为何突然对自己充满了深深的敌意。

    自己自始至终都一心扑在太子妃的健康上,每一次诊断、每一副药方,都是殚精竭虑,可换来的却是如今这般难堪的下场。

    但她也清楚,这宫廷深似海,其中的弯弯绕绕、勾心斗角,很多时候是无法用常理去衡量和解释清楚的。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地前行,到了傍晚时分,众人终于抵达了马嵬坡。

    此时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天边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余晖,但四周已经隐隐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萧索与神秘气息。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影影绰绰,那轮廓看起来就像一头头蛰伏的巨兽,仿佛随时都会苏醒。

    武媚环顾四周,心中略作思量,决定在此地夜宿一晚,待明日天亮再继续赶路。

     侍卫们训练有素,迅速安营扎寨,不一会儿,熊熊的篝火便燃烧起来,温暖的火光驱散了些许夜晚的寒意。

    武媚坐在篝火旁,望着那跳跃的火苗,心中的不安却如潮水般愈发强烈。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马嵬坡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杨贵妃香消玉殒于此,曾经的红颜佳人,在命运的洪流中香消玉殒,徒留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不知为何,武媚总觉得这地方似乎还残留着当年的哀怨与不甘,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夜渐渐深了,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唯有篝火偶尔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

    武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她起身走出营帐,想透透气,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银霜,四周的景色在月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