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迷正阳惑临淮
关灯
小
中
大
屋内其他三人都震惊不已,没想到杨植竟然想玩那么大。
赵大结结巴巴地说:“杨总旗,会不会太激进了?用你的话,叫左倾,左倾盲动主义。
” 杨植语重心长地反问:“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不是靠躺平等来的!如果大明人民都像你一样,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上古三代之治,天下大同? 总之一句话: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你们不要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袁守诚看不得便宜儿子的嘴脸,斥责杨植:“你不要假戏真做,真的搞成造反!” 为了鼓起赵大张二的勇气,杨植决定给他们普及大明治理的潜规则:“我皇明官府的治理规则有二:其一、按闹分配!就是俗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其二、官府对民变极其宽容!往往处罚当事官老爷息事宁人! 所以你们以后要多读点书,这样才不会被知识分子欺骗!” 这也就是在大明,如果穿越到大清,杨植真不敢出这种主意,我大清经常把民变地区杀成白地。
张二哆哆嗦嗦地说:“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把握不好火候呀!” 杨植不耐烦地说:“掌握几个原则即可:一、只反庸官不反皇帝,不能反体制!二、声势要大,但是不能过激!” 袁守诚身为体制内官僚,尽管是一个芝麻粒大的试千户,还想维护一下体制的尊严:“知府大人好像没有什么错处,中规中矩。
” 杨植一锤定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何况,我们可以制造裂缝!” 凤阳府有两个大关,一个是古称下蔡的寿州县正阳关,一个是临淮县的临淮关。
这两个关口并非是地势险要的雄关险隘,而是黄淮平原上,多条河流汇入淮河的节点,是淮河南北的货运枢纽,与苏州浒墅关类似。
整个黄淮平原的货物都是走这两个关口经凤阳运河到淮安转入京杭大运河,或北上或南下。
成化年间,朝廷户部在正阳和临淮各设立一个钞关即收税机构,直派税务大使管理。
这两地钞关称之为“银正阳”、“银临淮”。
大明王朝的赋税虽多,但是能入户部国库的很少,朝廷的财政从太宗文皇帝龙驭宾天直到崇祯自缢于煤山,就一直濒临崩溃。
很多收上来的税,往往就地使用于水利、基建、赈灾等,正阳钞关收来的钱则很大部分是用于供养被圈禁在凤阳冷宫的王孙庶子。
正阳钞关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淮河流域开出来的沙船。
船里装载的是桐油、棉布、新米等货物,把船身压得很低。
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河埠上去是宽阔的码头广场。
正阳钞关税吏就坐在码头的棚子里。
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包巾上。
那些头戴包巾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桐油十税一,谷子十税二,铁砂不得过关,”钞关里的税吏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包巾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去年,你们不是十五税一?” “二十税一也收过,不要说十税一。
” “哪里有收税得这样厉害的!” “前几年又闹流寇又发大水,朝廷才开恩减税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货物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加税呢!”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天照应淮河没有发大水,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大家抢在春荒时粜粮想卖个好价钱,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还是不要粜米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苏州松江湖广多的是白米白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大沙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 白米白面,大沙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
而那已经送到河埠头来的米,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
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
赵大结结巴巴地说:“杨总旗,会不会太激进了?用你的话,叫左倾,左倾盲动主义。
” 杨植语重心长地反问:“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不是靠躺平等来的!如果大明人民都像你一样,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上古三代之治,天下大同? 总之一句话: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你们不要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袁守诚看不得便宜儿子的嘴脸,斥责杨植:“你不要假戏真做,真的搞成造反!” 为了鼓起赵大张二的勇气,杨植决定给他们普及大明治理的潜规则:“我皇明官府的治理规则有二:其一、按闹分配!就是俗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其二、官府对民变极其宽容!往往处罚当事官老爷息事宁人! 所以你们以后要多读点书,这样才不会被知识分子欺骗!” 这也就是在大明,如果穿越到大清,杨植真不敢出这种主意,我大清经常把民变地区杀成白地。
张二哆哆嗦嗦地说:“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把握不好火候呀!” 杨植不耐烦地说:“掌握几个原则即可:一、只反庸官不反皇帝,不能反体制!二、声势要大,但是不能过激!” 袁守诚身为体制内官僚,尽管是一个芝麻粒大的试千户,还想维护一下体制的尊严:“知府大人好像没有什么错处,中规中矩。
” 杨植一锤定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何况,我们可以制造裂缝!” 凤阳府有两个大关,一个是古称下蔡的寿州县正阳关,一个是临淮县的临淮关。
这两个关口并非是地势险要的雄关险隘,而是黄淮平原上,多条河流汇入淮河的节点,是淮河南北的货运枢纽,与苏州浒墅关类似。
整个黄淮平原的货物都是走这两个关口经凤阳运河到淮安转入京杭大运河,或北上或南下。
成化年间,朝廷户部在正阳和临淮各设立一个钞关即收税机构,直派税务大使管理。
这两地钞关称之为“银正阳”、“银临淮”。
大明王朝的赋税虽多,但是能入户部国库的很少,朝廷的财政从太宗文皇帝龙驭宾天直到崇祯自缢于煤山,就一直濒临崩溃。
很多收上来的税,往往就地使用于水利、基建、赈灾等,正阳钞关收来的钱则很大部分是用于供养被圈禁在凤阳冷宫的王孙庶子。
正阳钞关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淮河流域开出来的沙船。
船里装载的是桐油、棉布、新米等货物,把船身压得很低。
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河埠上去是宽阔的码头广场。
正阳钞关税吏就坐在码头的棚子里。
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包巾上。
那些头戴包巾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桐油十税一,谷子十税二,铁砂不得过关,”钞关里的税吏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包巾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去年,你们不是十五税一?” “二十税一也收过,不要说十税一。
” “哪里有收税得这样厉害的!” “前几年又闹流寇又发大水,朝廷才开恩减税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货物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加税呢!”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天照应淮河没有发大水,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大家抢在春荒时粜粮想卖个好价钱,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还是不要粜米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苏州松江湖广多的是白米白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大沙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 白米白面,大沙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
而那已经送到河埠头来的米,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
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