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江西人在南京

关灯
    得刘琅起身迎来送往。

    他端起雨前茶啜饮一口,挥挥手让陈恒回去,自己平复心情,向后院走去。

     刘琅私宅占地面积非常大,后院是一个精致的园林,园林东边有一座小楼。

     刘琅虽然是内书堂出身,却并没有像别的文士一样给小楼取什么“听松楼”一类的名字。

     这个小楼叫“玉皇阁”,是刘琅的家庙,里面供奉着一位江西来的道士。

     这名云游道士起初游走于南京官宦勋贵之家,打卦占卜、观气看相屡有应验,甚至于还有点石成金之术。

    刘琅刚开始嗤之以鼻,几次验证后完全拜服,于是在私宅的后院园林中建玉皇阁,专门供奉道士。

     刘琅举步上楼阁来到门口,却听到里面有两名女子嬉闹之声,他在门外听了一会,心中佩服:“道爷已经百多岁,却依然龙精虎猛!” 不一会嬉笑声平息,里面有人喝道:“刘老公不要藏头露尾听墙角,且进来说事!” 刘琅尴尬一笑,推门进去。

    两名女子衣衫不整,忙不迭地出门下楼。

     却见一名道士身披道袍坐在蒲团上。

    他面白如玉,目若朗星,头戴花冠,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及腰,三绺胡子飘洒胸前,仙风道骨,一看就不是凡人。

     道士自称不记得岁数,忘记自己的姓名,不作尘世之念。

     刘琅曾问起道士过往,道士云:自己淡漠红尘俗事,往事多不记得。

    只记得当年还是一个农民,曾在彭蠡湖的鞋山上,观看太祖高皇帝大战陈友谅,鲜血染红整个湖面。

    不由感慨世人多难,遂去贵溪龙虎山求道。

     在乘船经泸溪河进山时,遇一渔夫,渔夫大笑说:“道在蝼蚁,道在瓦甓,道在屎溺。

    日用之处皆是道,何必向外求?” 渔夫说毕,递过一条活鲤鱼,说:“道在鱼中,你若想求道,可吞下此鱼。

    ” 自己毫不犹豫吞下鲤鱼,却见渔夫平地消失,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从此之后,自己容颜不老,有些粗浅法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琅算一下太祖大战陈友谅的年月,不由得羡慕死了。

    但这是人家的仙缘,无奈何。

    从此刘琅日日小心供奉,一个月最多问两个问题,道士也有问必答,言语无不中。

     今日心中有事,正好向道爷求解。

     刘琅一进门,道士却是一眼看出刘琅心思,斥道:“刘琅,你忘却前身了吗?” 刘琅一惊,连忙跪倒在地上,口中说道:“请道爷明示!” 道士叹息道:“你前世是玉皇大帝座前一名小道童,因打瞌睡误了添香,被雷公电母责打三十鞭后,贬下尘世受人间之苦!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既有前缘在身,所以无往不利,才有今日位置! 遇事不要疑不要怕,大胆去做,届时位列三公封王封侯,富贵已极,你再回天庭归位!” 真的是神仙!我还没有说,神仙就知道我想干什么! 刘琅站起来拜了几拜,正要说几句感谢的话,道士淡漠地说:“不要那么庸俗。

    你去吧,不要打扰我修仙!” 不几日,南昌方面的死士陆续到达南京江右会馆,都被陈恒事先留在会馆门口的人接走安置。

     又是两日后,陈恒命各小队队长在万寿宫聚集。

    陈恒手拈三柱香,向许真君拜了三拜,回过头来对众头领说:“五年前,在南昌罗家集,我官升南昌右卫百户。

     我和弟兄们雄心壮志,谁知道升官不到半个月,每天平均被指挥使找个由头修理一次,半年内有六个兄弟被穿箭游街!这都是没有银子往上送的缘故! 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我不同意,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决定。

     有人要去三山门,就有人要去清凉门。

    到时候宁王爷从哪里攻过来,我也不知道。

     所以,你们中间有的人一定会战死,有的人一定会徒劳无功,有的人则会立下盖世勋业! 愿意去三山门的站我左手边,愿意去清凉门的站我右手边!”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