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看风水

关灯
    ,模样和苏松的船夫无二,只是浑身散发着赣南山贼那种无法无天又小心谨慎的气质。

     来人自称许大,杨植心中有数,这年头海上讨生活的都没有真姓名,于是也没有多问。

    当下四人移步,围着方桌而坐。

     许大开口问道:“听说杨大人是锦衣卫军官?” 杨植知道许大顾虑,解释说:“我只是中都守备锦衣卫,给凤阳卫所和中都守备太监办事。

    我只管从陆员外这里出货,其他的一概不问。

    做生意讲的是以诚相待,如果我们要设套,又何必跟你打马虎眼。

    ” 许大只是走个程序确认一下,这年头很多士绅豪族、卫所也涉及海贸,所以他并没有把杨植小小一个总旗官放在心上。

     “倭人一向喜爱福建的建盏。

    前段时间我从许员外这里拿了几件琉璃茶器给他们带到倭国试试看,能不能打开销路。

    ” 杨植眼珠转转,问道:“海贸有没有集散中心?海市那种,我想上去看看。

    ” 许大吃惊不已,几个月没回大陆,风气就有这么大的变化,我大明的官员何时如此勤勉? 许大疑惑地看着杨植,思考一下,也不瞒着:“众所周知,东南沿海有一个小海市,一个大海市。

    小海市在杭州湾北的洋山岛,大海市在杭州湾南的双屿岛。

    双屿岛更大,西洋番鬼、南洋客商、倭人、高丽人云集,是一个交易中心,洋山岛离松江府不远,是一个中转站罢了。

    ” 杨植一拍桌子:“那我跟你去洋山岛看看。

    ” 许大不由对杨植高看几分,说道:“你可要想清楚,离开陆地到海上就没有王法,一切凭实力说话,杀个人丢海里喂鱼司空见惯。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植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不去看看,怎么知道客户的需求?” 如果评选感动大明的十大公仆,许大怎么都会投杨植一票。

     “你为太监办事也不至于这么拼吧?”回程路上,夏师爷担心地问道。

    “我一向看不透你,你的行为跟我大明的人完全不同,你看起来不可预测。

    ” 杨植解释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再不奋斗,我都老了!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 踏马的你才十六岁!夏师爷一阵心塞:自己十六岁时在干嘛呢?人家十六岁能承袭一个试千户竟然不混吃等死,敢拿命去拼! 夏师爷不禁长叹:“生子当如徐阶,再不济,像你也不错!我家孩子也十六岁了,碌碌无为,读书、经商都不行,祖坟没有埋好!” 杨植安慰说:“夏秀才别灰心。

    我昨天晚饭后散步,去你家后山转了转,其实你家祖坟的风水很好。

    ” 夏师爷看看家中后山方向,不确定地问:“你没有骗我吧?” 杨植肯定地说:“绝对不骗你!你的子孙在十六岁的时候,将彪炳史册,光耀华夏,名垂千古,万世景仰!” 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夸张的恭维,我信你个鬼!你这个小瘪三坏得很! 夏师爷怀疑地问:“当真如此?那我不迁坟,百年之后还埋在那里。

    ” 杨植却又说道:“不过既然我来了,可能就说不准。

    或许你的子孙另有前途也不一定。

    ” 不当人子!这踏马的是一个自称唯物主义者说的话嘛! 两个人说说骂骂地走在路上,迎面而来一位路人打招呼:“夏秀才,去陆县令家啦?” 夏师爷定睛一看,是陆氏宗族另一个亲戚,反正这块地方十个有九个姓陆。

    自己并不熟悉他,随口应声:“是呀是呀,亲戚走动走动。

    ” 路人又看看杨植:“这位客官面生,夏秀才家里来客人了?” 这要在杨植的前世,定会引发所谓“边界感”、“隐私权”、“不够文明西化”的大讨论,但是在大明非常正常,夏师爷回道:“凤阳县来的,来拜访陆县令家。

    你上哪去?” 三人就在路上聊上了,也不知道这些人为啥有那么多话题,似乎见一面非常难。

     路人走后,杨植看看他的背影,说:“可能他要对我们不利。

    ” 夏师爷想起杨植来华亭县后的胡说八道,没好气地说:“你又看出来了?我们华亭是不是没有好人?”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