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功夫在诗外

关灯
     这是把军屯当田骨,户部经营田皮!似乎没有问题! 能从兵部抢一部分权,而不是只给兵部做后勤保障,动不动被边关、兵部责怪,孙交还是乐意的。

    他沉吟道:“这须得户部与兵部协商,没有一两个月解决不了!” 杨植面现赧然之色,小声说道:“晚辈有一不情之请,所为私事,望大司徒莫怪!” 来了,他来了!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洋洋洒洒说得口干舌燥,这是要为殿试阅卷说情来了! 也罢,如果他的卷子被分到我手里,给他一个人情,选他罢了,保他一个二甲。

     “杨举人但说无妨!“ 那杨植扭扭捏捏道:“晚辈之岳丈,乃中都留守司副留守,是农耕专才,为人讷于言敏于行,专管凤阳八卫屯田!大司徒能否调其到户部兵部屯田联合办公室,负责农技推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做人不能得陇望蜀,人情只能有一项,如果答应了请托岳丈的事,那杨植就不能再提别的要求了! 孙交愣住了,问道:“你确定如此?你可想好了!” 杨植四十五度角抬头看向屋顶,淡淡说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做人何必营营苟苟,心为物役!我将无我,以身许国!” 孙交呆呆地看着杨植,震撼莫名,半天说出话来。

     只见杨植又道:“晚生祈盼大司徒莫提致仕之事!再干几年,把在华北西北东北种水稻的事办成,大司徒将功比神农,万世流芳!” 没有任何一名华夏儿女能经得起族谱单开两页且在五千年来的史书里留下名字的诱惑!这是华夏儿女最大的软肋! 孙交不由自主慨然说道:“好,好!老夫一定肝脑涂地报效圣君,不做寻常床箦死,异乡埋骨又何妨!” 杨清不禁泪眼朦胧,施大礼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为三不朽!前辈将不朽矣! 晚辈踏入仕途后一定以大司徒为楷模,舍小家为大家! 晚辈这就告退,前去乔尚书那里!” 这是真正把圣贤书读透的人! 孙交起身握住杨植的手,说道:“老夫来送你出门!” 乔宇早料到杨植会来,不过没料到会来得比较晚,他吩咐门子带杨植进书房,不满地说道:“偏何姗姗其来迟!” 杨植坐下道:“我刚从大司徒那里来,说得口干舌燥,到大司马家里讨杯茶喝!” 乔宇疑惑问道:“大司徒虽然是圣君同乡,说话份量最重,但与你有何交情?” 杨植嘿嘿笑道:“我送大司徒一项大功德,大司马也能分润之!”便把宏大叙事又说了一遍。

     乔宇也感到无比震撼,惊讶道:“东北真的可以种水稻?” 杨植要来纸笔,画了一个辽东都司防御体系的草图,指着辽东都司图中间一个深深的廿字型缺口说道:“辽东防御最难!辽西走廊狭隘,辽西以北是草原,辽东以北是深山大泽!河流太多太密,且多是南北走向! 东北这个地方,冬天封冻,春天则土地翻浆,所以辽东卫城、堡垒如铁岭、辽阳、沈阳等,只能建在山石硬地之上,其他地方无法筑城! 那么从广宁卫到沈阳、铁岭、辽海三卫,直线距离虽近,但沿路河流众多,而且都是南北走向,敌人容易沿任一河流自北向南侧击明军!届时明军前后河流,进退失据,必死无疑! 而且此地春天泥土翻浆无法通行,是以广宁到辽阳、沈阳,必须要绕海州卫。

     一旦廿字型防御体系最底部的东昌堡、西宁堡被破,辽东辽西将被辽河、三岔河等河流分割!往来明军始终处于被敌侧击状态,所以这个突出部始终是辽东都司最大的隐患! 为今之计,皇明可花一百年时间,迁移北直、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民户、军户前来屯田,征召日本、朝鲜稻农为师,在这个突出部耕作水稻高梁大豆,向北推进,把防线拉平!” 乔宇有点麻木,看着地图说道:“这又是你在赣南当洞青时想出来的?打死我都不信你的说辞!” “大司马,实不相瞒!这是我在北京当地青时想出来的!” 此子嘴里没有几句实话!你在北京明明住在凤阳会馆二楼,怎么会住在北京的地下室! “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回到凤阳会馆已经亥时,川渝暴龙在屋里没好脸色,杨植拿出老爷的威风道:“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哪里知道功夫在诗外!”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