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端商战
关灯
小
中
大
杨植在临出发前找到县尊和师爷,说要借师爷一用,趁这次出差南京的机会顺道去苏松一带开拓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销售的核心根本不在产品,坐等商户上门的理念已经过时了!”杨植坐在椅子上,习惯性地像前世一样,眼前出现了一叠无形的PPT。
他地位与以前不同,这次县令给了他一张椅子坐着,还给他上了一杯六安瓜片。
“我们做的是高档奢侈品,一不能食二不能用,满足的是客户装逼,啊,满足的是客户审美需求!” 县尊疑惑地问:“所以呢?” “所以要个性化!品牌化!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要像唐伯虎、文徵明的书画那样,让南京苏松一带的名流大绅趋之若鹜!” 杨植手一挥,做总结性发言:“夏师爷跟我去苏州松江做市场调研是非常必要的!老父母致仕之后,可成为凤阳琉璃在松江的总代理!” 县令大人颇有些心动,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夏先生不在边上,如果府尊继续生事如何是好?” “我赠老父母三个锦囊,一筹莫展之际依锦囊妙计行事即可!” 杨植说着从怀里取出三个县衙公文信封,交给知县。
见知县就想拆封,连忙说:“老父母且慢!须得危机关头打开才有效!” 知县半信半疑收下信封,杨植叹道:“明公雅量非常,杨某何其幸也!” 夏师爷冷眼旁观杨植的表演,他也想不通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年郎,秀才还没有考上,哪来的这么多花花肠子?三国评话看得走火入魔了?但看在可以公费回家探亲的面上,且忍着。
知县把信封放好,对夏师爷说:“犬子科举屡试不第,我正想为其谋一安身立命之事业,明日且修书一封,烦请先生代我传书。
” 几日后卫所整军,向南京开拔。
当初太祖高皇帝想衣锦还乡,遂把凤阳设为首都,主要看中凤阳有条运河连通京杭大运河。
在古时候,运兵、运大件物料、运粮草一般都走水路。
但是黄淮平原上水系纵横,淮水泗水濠水等河流碰到暴雨天就洪水漫延,导致运河经常中断,太祖不得不放弃把凤阳设为首都的打算。
眼前的运河倒是非常平静,河边芦苇荡密布,时有水鸟飞出。
黄淮平原上,村子的地基都非常高,叫做圩子,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城堡。
凤阳寿州滁州等地有八个卫所,兵部的编制是四万多军兵。
但凤阳地区能打仗的军兵也差不多就是近二千人,其他的士兵要么逃亡要么变成彻底的农民,去南京秋操的凤阳班军好不容易选出六百精锐去南京秋操。
凤阳卫所冯百户站在船头思绪万千,对便宜外甥锦衣卫杨总旗说道:“正德五年北直马户刘六刘七造反,横行北直、山东、河南、湖广,正德七年时流窜至淮河南北,凤阳霍丘六安寿州四地卫所出兵,在不远处打了个大胜仗。
我就是那一仗砍了十个人头升为百户的。
” 说罢又叹道:“那几年真乱,浙江有贼、北直山东河南有贼、湖广江西有贼,都是好几万匪一股的贼寇,那时真的觉得天要塌了。
幸好皇明有上天庇佑,几年就把贼灭了。
你说他们好好的人不做,干嘛要做贼呢?” 杨植无动于衷,喃喃自语道:“是呀,他们本来可以不做贼的。
” 夏师爷从船仓出来,听得两人对话,说道:“指不定他们像我一样,被逼上贼船!” 杨植哈哈大笑说:“你们在舒适区待久了,根本不懂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就是要折腾!” 这种屁话只能哄十六岁刚成年的孩子!夏师爷忿忿地对杨植说:“你这个人,很像《包公案》评话中的庞太师,一副奸臣嘴脸!吾辈读圣贤书,自当养浩然正气!你跪舔权阉,如果考中科举,这就是你的黑历史!随时会人被翻出来攻击你,你想过没有?” 杨植不以为然地说:“我乃大明中都锦衣卫,尊重守备太监正是吾辈职责!” 几人在船上说说笑笑,船队来到淮阴。
下了码头,杨植吩咐赵大张二找来琉璃工坊的经销商问道:“琉璃的生意如何?” 经销商回答说:“只在徐州到泰州这一段销售较好。
” 杨植皱眉说:“京杭运河每天往来南北两京的官员、商户不知道多少!市场巨大,是不是你们平日疏懒?” 经销商
“酒香也怕巷子深!销售的核心根本不在产品,坐等商户上门的理念已经过时了!”杨植坐在椅子上,习惯性地像前世一样,眼前出现了一叠无形的PPT。
他地位与以前不同,这次县令给了他一张椅子坐着,还给他上了一杯六安瓜片。
“我们做的是高档奢侈品,一不能食二不能用,满足的是客户装逼,啊,满足的是客户审美需求!” 县尊疑惑地问:“所以呢?” “所以要个性化!品牌化!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要像唐伯虎、文徵明的书画那样,让南京苏松一带的名流大绅趋之若鹜!” 杨植手一挥,做总结性发言:“夏师爷跟我去苏州松江做市场调研是非常必要的!老父母致仕之后,可成为凤阳琉璃在松江的总代理!” 县令大人颇有些心动,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夏先生不在边上,如果府尊继续生事如何是好?” “我赠老父母三个锦囊,一筹莫展之际依锦囊妙计行事即可!” 杨植说着从怀里取出三个县衙公文信封,交给知县。
见知县就想拆封,连忙说:“老父母且慢!须得危机关头打开才有效!” 知县半信半疑收下信封,杨植叹道:“明公雅量非常,杨某何其幸也!” 夏师爷冷眼旁观杨植的表演,他也想不通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年郎,秀才还没有考上,哪来的这么多花花肠子?三国评话看得走火入魔了?但看在可以公费回家探亲的面上,且忍着。
知县把信封放好,对夏师爷说:“犬子科举屡试不第,我正想为其谋一安身立命之事业,明日且修书一封,烦请先生代我传书。
” 几日后卫所整军,向南京开拔。
当初太祖高皇帝想衣锦还乡,遂把凤阳设为首都,主要看中凤阳有条运河连通京杭大运河。
在古时候,运兵、运大件物料、运粮草一般都走水路。
但是黄淮平原上水系纵横,淮水泗水濠水等河流碰到暴雨天就洪水漫延,导致运河经常中断,太祖不得不放弃把凤阳设为首都的打算。
眼前的运河倒是非常平静,河边芦苇荡密布,时有水鸟飞出。
黄淮平原上,村子的地基都非常高,叫做圩子,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城堡。
凤阳寿州滁州等地有八个卫所,兵部的编制是四万多军兵。
但凤阳地区能打仗的军兵也差不多就是近二千人,其他的士兵要么逃亡要么变成彻底的农民,去南京秋操的凤阳班军好不容易选出六百精锐去南京秋操。
凤阳卫所冯百户站在船头思绪万千,对便宜外甥锦衣卫杨总旗说道:“正德五年北直马户刘六刘七造反,横行北直、山东、河南、湖广,正德七年时流窜至淮河南北,凤阳霍丘六安寿州四地卫所出兵,在不远处打了个大胜仗。
我就是那一仗砍了十个人头升为百户的。
” 说罢又叹道:“那几年真乱,浙江有贼、北直山东河南有贼、湖广江西有贼,都是好几万匪一股的贼寇,那时真的觉得天要塌了。
幸好皇明有上天庇佑,几年就把贼灭了。
你说他们好好的人不做,干嘛要做贼呢?” 杨植无动于衷,喃喃自语道:“是呀,他们本来可以不做贼的。
” 夏师爷从船仓出来,听得两人对话,说道:“指不定他们像我一样,被逼上贼船!” 杨植哈哈大笑说:“你们在舒适区待久了,根本不懂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就是要折腾!” 这种屁话只能哄十六岁刚成年的孩子!夏师爷忿忿地对杨植说:“你这个人,很像《包公案》评话中的庞太师,一副奸臣嘴脸!吾辈读圣贤书,自当养浩然正气!你跪舔权阉,如果考中科举,这就是你的黑历史!随时会人被翻出来攻击你,你想过没有?” 杨植不以为然地说:“我乃大明中都锦衣卫,尊重守备太监正是吾辈职责!” 几人在船上说说笑笑,船队来到淮阴。
下了码头,杨植吩咐赵大张二找来琉璃工坊的经销商问道:“琉璃的生意如何?” 经销商回答说:“只在徐州到泰州这一段销售较好。
” 杨植皱眉说:“京杭运河每天往来南北两京的官员、商户不知道多少!市场巨大,是不是你们平日疏懒?” 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