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卷

关灯
    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打行棍徒扶着几个伤员也回到大陆,跟争地的陆家小支的家主汇报了情况。

     陆家主冷冷地说:“所以你是什么意思?六个人打不过人家三个人,钱,我是白出了?” 打行首领苦着脸说:“这三人并不是寻常江湖行商,看他们的身手都是正经的军中武艺。

    你事先没有告诉我等,我才吃瘪的。

    ” 陆家主大怒:“小赤佬,我家官宦世家还怕几个乡吾宁!侬一张纸条递到县衙,叫这三个丘八穿箭游营!” 第二天,那个与夏师爷路遇的族人带着陆员外一封信来,信中说“近来中都守备太监置办贡品,特派三名锦衣卫来华亭县,自己很忙云云。

    ” 为皇爷置办贡品不是苏州织造太监的活吗?怎么中都守备太监手伸得这么长! 家主又看看信,信中的并没有说争地的事,但言语中也没有说放弃。

    这是什么意思? 地方上这种官司连年累月拖而不决是常见的事。

    家主有些迷茫:本家兄弟是想打持久战不成?这有什么意义? 他下令派人打探这三人的情况,从夏秀才、陆员外的下人口中得知杨植三人确实是从凤阳府来的锦衣卫,琉璃来自凤阳府的皇庄云云。

     “你就拖着那块地的事,”杨植对陆员外说道。

    “我大明打二十年的官司也有的是。

    我们先把你和夏师爷、许大的利益分润谈好。

    ” 几天后杨植带上夏师爷坐上返程的船,看着吴江两岸秋收后的沃野,杨植大发感慨:“这人越来越多,土地却不见增加,你们这些士子还拼命占地,以后怎么办?” 夏师爷冷笑着说:“你心心念念想考秀才举人进士,不也是为了多几块田地,传给子孙后代?” 杨植很有逼格地回答:“我跟你们不一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是想救你的子孙后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法再聊下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船只很快到达苏州。

    杨植又来到江右商会住下,在前台询问会馆管事的,涂惟已经离开苏州去了常州。

     常州府也是进士大府,而且常州距南京更近。

    涂惟应该是在王鏊这里碰了壁,转身去常州试试。

     杨植回想一下近几十年常州府出的进士,数量虽多,却基本上没有号召力大的官员,或者说就是没有大官。

    常州籍的进士要出风头,得到几十年后的万历年间的东林党。

     所以,常州府的士绅没有龙头大哥,涂惟应该又是空手而归。

     这大明真看不懂,私底下大家都在为宁王准备,有准备帮他造反的,有准备下绊子的。

    大家和谐相处,相安无事,明面上都当没看见。

     杨植越想越有兴趣,很想再去王鏊府上问个明白,但知道以他的身份地位,想再见王鏊是痴心妄想,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去见了仇英。

     仇英刚搬新家,一个几进几出的大宅院,和他的父母亲、还有精神小迷妹住一起。

     虽然杨植不懂画画,但也装模作样地检查了仇英的画技是不是有进步,点评几句“用笔稍显老到、层次感很强”后,杨植问道:“你为什么不博采众长,学一些西洋画法?” 仇英不明所以。

    此时西洋透视画法也传到了大明,因为西洋商人经常会来大明订制瓷器,提供瓷器上的图像原稿给瓷器工坊,让匠人上釉下彩。

    但是大明的士大夫圈子很少人看得上西洋画法。

     杨植简略地说:“文人画都差不多,大家都卷,你还是要有特色才行,你学一些西洋技法罢,以后会有用的。

    我保证你的前途就在绘画上。

    ” 仇英感动地说:“杨大哥,我以前只是一个工匠,你是第二个赏识我,对我好的人。

    ” 杨植认真地说:“如果我说是因为你的娘子,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曾经也是这样的,所以才帮你,你信不信?” 仇英愕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占了杨植的便宜。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