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

关灯
    备太监都是袁守诚无法仰望的存在,捏死自己就像捏死一只蚂蚁,哪怕是七品知县也比自己从五品武官的地位要高太多。

    但杨植动动嘴皮子就跟王阳明谈笑风生,舔得丘得心花怒放,在知县面前也不落下风。

     我练这刀法有何用? 冯氏则兴高采烈,对杨植说:“明天去你舅舅家,这次班军秋操他也去。

    ” 杨植冷哼一声,拿腔作调地说:“虽说是自家亲戚,但是军中无父子、无舅甥,我绝不徇私枉法。

    ” 冯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连声说:“这才像一个当官的!” 袁守诚有千言万语不知当讲不当讲,抄起鞋子就打过去。

     第二天杨植带着两个从父亲那里拨来的兵丁,一个叫赵大,一个叫张二,三人鲜衣怒马,直奔舅舅家而去。

    其实舅舅家住的不远,绕过中都旧宫就到了。

     舅舅冯百户感叹说好多年凤阳卫所都没有进京秋操了,前些年山东刘六刘七流寇肆虐,朝廷下令凤阳卫所就地驻防,后面徐淮地区又是水旱频繁,兵部也干脆年年免了凤阳卫所的班军差使,卫所都把这差遣忘记了。

     “我去南京自然有我的事,你们怎么走?”杨植问道。

     得知惯例是走凤阳运河经淮阴转京杭大运河南下时,杨植说多备一条船要装货。

     聊完公事,冯百户恢复了舅舅身份,对杨植说:“礼物带着么?跟我去岳丈家拜访一下,今天须得认认路,接亲的时候别走错门!” 杨植腹诽不已,没办法,舅舅带路,自己落半步紧随其后,赵大张二挑着四色礼盒,浩浩荡荡向岳丈慢慢走去,一路上引得街坊四邻指指点点,让杨植好不自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岳丈也是一个小军官,但是完全看不出军官气质,反而像一个老农民。

     他其实是一个庄头。

    城外一片水浇地就是卫所的耕地,从太祖高皇帝实行卫所屯田制以来,他家五代人就是村里的庄头,村民全是卫所士兵,百年农耕下来,军人已经全变成了地道的农民。

     岳丈笑得合不拢嘴,不住上下打量杨植。

    岳母正是在冯指挥使家里给杨植倒茶的妇人,她喜笑颜开接过礼物,给丈夫使个眼色,见木头丈夫无动于衷,气得拍了丈夫一巴掌说:“带舅舅去地里,摘些黄瓜西瓜来!须仔细点挑,不要没眼力劲,尽摘些不熟的!木头一样,越活越回去了!” 岳丈讪笑着拉着舅舅走了,赵大张二见机得快,口中说下地帮忙,跟着离去。

     岳母把杨植引进正堂,道一声歉说先去厨房忙,撇下杨植一个人在屋里。

     忽听得门外有人轻哼一声,一个女子提着一茶壶进得门来,不是那晚煮鹤焚琴大煞风景的女子,还能是谁? 女子人高马大,只比杨植略矮;行动敏捷,手提茶壶不摇不晃,显见手底下是有真功夫的。

     杨植仔细端详女子颜色,只见女子不施粉黛,皮肤略黑,眉眼分明,容颜中人之姿,但年龄浑不是如老娘说的比自己小。

     杨植失声问道:“大姐,你多大啊?” 女子把茶壶往桌上一顿,没好气地说:“我比你大,你十六,我十八。

    ” 杨植心里稍微安稳,还好还好,不是初中生。

    接着又问了老婆的名字,这才知道老婆姓郭名雪,原来是冬天生的,出生时正在下雪。

     自己前世只是一个北漂地青,想娶个老婆比登天还难。

    没成想穿越到大明,马上有车有房,还能白捡一个媳妇! 杨植当即抖擞精神,拿出金牌销售员本色,跟未过门的媳妇儿谈人生谈理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叠无形的PPT。

     “这次随班军出差去南京秋操,我打算带上夏师爷,看看能不能打通海贸的路子!那海外番夷没见过世面,大明一根铁钉都能卖出天价……” 郭雪登时杏眼圆睁,怒道:“我看那夏师爷邪头鬼脸,不是好人!你少跟他来往!上次在酒楼,如果不是我撞破了你们的好事,我看你早被那个小妖精迷得失了魂,把她领回家了!” 杨植不由得摇头苦笑:自己不是娶了个御姐,是娶了个母老虎!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