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的世界

关灯
    童老师的这辆“侉子”乃是经典的“长江750”。

    当他潇洒地戴上头盔,再架上风镜,那模样瞬间让我仿佛穿越到了电影场景之中,下意识地就开始寻觅机枪的踪影,恰似置身于《虎口脱险》的精彩情节里。

    摩托车在公路上疾驰而过,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我坐在边斗之中,内心满是兴奋与新奇,却又忍不住隐隐担忧边斗会不会突然脱落,想来这都是那部经典影片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这般奇妙又略带紧张的体验,实在是令人难以忘怀。

     “侉子”,确切来说就是那种带有边斗的摩托车,在业内也常被称作“边三轮摩托车”。

    在国内众多挎斗摩托里,最为经典的当属“长江750”了。

    它诞生于解放以后,是参照苏联乌拉尔IMZM-72型摩托仿造而来的。

    不过,这M-72型摩托本身也并非原创,而是仿照德国宝马的R71型摩托打造的呢。

    说到这儿呀,就不得不再次提及那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虎口脱险》电影了。

    原来这“长江750”身上还流淌着宝马的“血统”,难怪当时我坐在童老师的“侉子”上时,会接二连三地产生那种奇妙的错觉,仿佛自己真的走进了电影情节之中,一切似乎都变得那么有画面感,那些经典的场景不自觉地就在脑海里一一浮现了。

     在那个年代呀,能够坐上“侉子”,可比现如今坐在敞篷豪车上还要拉风得多呢。

    当时的我,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满心都是欢喜与雀跃。

    毕竟我本身就对摩托有着浓厚的喜爱之情,每次看到那些造型各异的摩托车,心里都会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向往。

    只是无奈那会儿,我手头的资金还不太充裕,想要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买完电脑后,还是差了些钱呢,所以能有机会坐上“侉子”去体验一番,都依然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童老师的住所位于东郊,需穿越梅山方可抵达。

    那是一座别具一格的独立小楼,其风貌与叶颖家有着几分相似之处。

    小楼的门口,傲然挺立着一棵巨大的银杏树。

    推开那扇铁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宽敞的大院子,院子中央矗立着一座精致的三层小瓦房。

    童老师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