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年11月 中央政法干校

关灯
    一旦第一组失手还可以组织第二次突击,毕竟楼不大,人手够,时间也够用。

    ” 田之雄望了望专心听的老师,又摇摇头补充道:“射杀后,连门都没进去,射杀目标也没有确认,太不冷静了。

    这次失败不仅让前面的充分组织工作白忙乎一场,更要命的是会为今后的行动增加许多难度,因为目标警觉了。

    ” 于鼎的小眼睛里浮现出一丝笑意:“孺子可教!”又问了一句:“你的上司是不是陈振忠?” “对呀,他一直是我们处长,我的好些想问题的方法都是他言传身教的。

    ” “嗯,陈振忠思维缜密,你应该好好向他学。

    ” “怎么老师也给他上过课?” “哈哈哈”于鼎大笑起来:“小子,你以后应该叫我师爷!” 于鼎点评道:“你刚才的分析大致不离谱,但我真正欣赏的是你居然拓展了我的问题,不仅提出了解决方案,还预料了可能产生的后果。

    不错,小子。

    ” 他收敛起笑容又说:“的确,汪精卫到南京后,军统又策划了几次暗杀计划,都失败了,有两名少将级的特工被76号处决了,一个叫戴星炳,一个叫吴赓恕,都是在细节上出了问题。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你讲的课,务必要重视细节,这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军统里也不都是反共反人民的大特务,也有为国牺牲的烈士。

    不光是针对汪精卫,军统局还曾对汪伪政府的许多高官和大汉奸进行了很多暗杀行动,对汉奸卖国贼起到了震慑作用,为国人拍手称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量的特工人员以身殉国或者被捕。

    这些特工都是受过训练的,他们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却在总部的强硬命令下像飞蛾扑火一样牺牲掉了,殊为可惜。

    有些任务纯粹是戴笠为了取悦老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代价惨重。

    由此可见,军统让人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有些工作手法很粗糙,人员构成也是鱼龙混杂,但有一点军统还是头脑清晰的,那就是:秘密工作服从于公开工作;特工任务服从于政治大局。

    那些特工也是为国家为民族壮烈牺牲的。

    ”说完,抬起头看着满眼星空久久无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田之雄一直有个感觉,觉得于老师以前一定在军统做过地下工作,而且辈分挺高,甚至认识戴星炳、吴赓恕,否则,他怎么会对这些这么熟悉。

    他很想问问他的老师,最终也没敢开口。

     接下来的日子,于老头每天讲的案例也从个案,逐步扩展到战略情报实例,比如“二战”期间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的多渠道获取。

     一提到“巴巴罗沙”计划,田之雄顺口就说:“我知道,我知道。

    ” 于鼎盯着他问:“你都知道什么呀?”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制定的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

    我看过好多关于二战的书,我从小就喜欢看打仗的书……”看着于老头犀利的目光,田之雄知趣地闭了嘴。

     “那你知道苏德战争之初,苏军遭受巨大损失的根本原因何在吗?” “嗯,那是因为苏联与德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苏军没有准备;嗯……还有,就是苏军内部大清洗造成高中级军官大量损失。

    ” “不对!”于鼎摇摇头,“那是西方历史学家的反共偏见和恶意揣测。

    ” 于鼎语气坚定说到:“斯大林和苏联早有预判,苏德之间必有一战,与希特勒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是缓兵之计。

    苏联的备战规模是十分惊人的,1939年苏联的军事拨款占到国家预算的四分之一,到了1941年就占了近一半。

    你能说苏联没有准备吗?” 田之雄张口结舌,没想到这于老头对这样的数字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