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法会盛景]

关灯
    朵莲花形状,又渐渐化作“善”字。

     周明礼向前半步,声音如晨钟叩鼎:“《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今日我等三教,正是要明明德于天下——佛之明心,道之明道,儒之明礼,皆为亲民之德。

    愿我等共修善道,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百姓,中对得起本心。

    ”他展开手中《论语》,书页上的文字竟自动浮现,悬浮在空中,形成“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台下百姓听得入神,老妇人怀中的小女孩突然指着空中的字喊道:“奶奶,会飞的字!”惹得周围人轻声轻笑,却又很快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

    陈铁牛望着三位大德,忽然觉得胸口发暖,仿佛多年来压着的石头轻了几分;张恪则眼眶发热,恩师的话与儒士的言语在心中共鸣,忽然明白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不是空谈。

     二、祥瑞降临 (一)天象异变 巳时三刻,日头升至中天,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泛起涟漪般的光晕。

    释迦塔顶的十二枚风铃先是轻轻作响,继而发出清越的和声,如有人在云端弹奏玉琴。

    阳光忽然变得柔和,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金丝纱,云层深处透出七彩流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织成匹练,从塔尖向四周铺展。

     玄玑子忽然抬头,眼中闪过惊讶:“紫气东来!”但见东方天际浮现出淡淡紫雾,如一条巨龙蜿蜒而来,而西方则有金色光雾涌动,正是佛家所说的“般若光”。

    两道光芒在塔顶上方相遇,竟如太极般相互交融,紫色中透出金纹,金色里裹着紫霭,渐渐凝成一幅巨大的光影画卷。

     (二)奇观现世 “看!天上有字!”不知谁喊了一声,十万信众同时抬头。

    只见光影画卷中,“三教归元”四个大字缓缓浮现,每个字都由佛光与紫气交织而成:“三”字如道家八卦衍生,“教”字似佛家莲花绽放,“归”字若儒家礼器陈列,“元”字则像天地初开的混沌之形。

    更奇的是,每个笔画之间都有细小的光点飞舞,仿佛千万只萤火虫在书写天道。

     与此同时,山脚下的灵溪突然传来哗哗水声,数百尾金色鲤鱼跃出水面,鳞片在光影中闪烁着七彩光芒,有的鱼头朝上,似在仰观天象,有的摆尾击水,溅起的水珠竟也映出迷你版的“三教归元”图。

    溪边洗衣的妇人当场跪下,手中的木杵“当啷”落入水中,却无人在意,所有人都被这旷世奇景所震撼。

     (三)大德解祥 昙摩大师双手结印,低诵一声“阿弥陀佛”:“此乃佛祖以般若光,老君以紫气,共书天地妙理。

    三教本同根,万法皆归一,今日之景,正是天地示现本心——众生若能摒弃门户之见,同心向善,便是人间极乐。

    ”他说话时,塔顶的风铃再次齐鸣,音调竟与他的诵经声完美相合,仿佛天地都在应和。

     玄玑子拂尘轻点地面,石台上忽然生长出几株青色灵芝,正是道家所谓的“太平芝”:“天道贵生,地道贵养,人道贵和。

    今日祥瑞,非为彰显神通,乃为警示世人——唯有三教合流、众生同心,方能止戈息战,让天下苍生得以休养生息。

    ”他望向远处的信州城,目光仿佛穿透了城墙,落在那些面有菜色的百姓身上。

     周明礼则俯身抓起一把尘土,任由细沙从指缝间滑落:“《尚书》有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今日之景,便是‘协和’之象。

    愿我等牢记,仁心不分佛道儒,善举皆是天地功。

    ”他话音未落,手中滑落的细沙竟在地面聚成“和”字,被山风轻轻托起,融入空中的光影之中。

     (四)众生百态 老妇人早已泪流满面,抱着孙女连连磕头,额头在青石板上磕出咚咚声:“菩萨显灵了,老头子,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咱闺女有救了……”小孙女懵懂地跟着磕头,发间的玉兰花落在地上,却被金色鲤鱼跃出的水花打湿,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

     陈铁牛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妻子在病榻上抓着他的手说:“铁牛,我怕是熬不过去了……”此刻望着天上的祥瑞,他狠狠抹了把脸,对着石台方向重重磕头:“求三位大仙保佑我婆娘病愈,我陈铁牛以后天天来灵山扫台阶,绝不食言!”话音未落,便觉一阵暖风吹过,胸口的压抑竟真的减轻了几分。

     张恪与书生们并肩而跪,望着空中渐渐消散的“三教归元”图,忽然想起书院墙上的题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突然明白,所谓三教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