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君吉甫

关灯
    在遥远的西周初期,岐山脚下宁静而祥和的小村落里,伴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如同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新星,降临到了这个世界。

     他那粉嫩的小脸、明亮的眼睛和可爱的模样,让周围的人们都不禁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个男婴,便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君吉甫。

     此时的西周王朝,刚刚经历过漫长而艰苦的创业阶段,宛如一艘历经风雨的巨轮,终于缓缓驶离了惊涛骇浪,迎来了新的曙光。

     尽管国家百废待兴,但处处都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无限可能。

     君吉甫的父亲,是村子里一位老实本分、勤劳善良的工匠。

     他整日忙碌于工坊之中,用自己那双粗糙却灵巧的双手,精心替族人们打造各式各样的农具,修缮那些损坏的器物。

     虽然这份工作并不轻松,收入也颇为微薄,但靠着一家人的节俭度日,倒也能够勉强维持生计。

     在那个宁静祥和、看似平淡无奇却又处处洋溢着温暖与爱意的小家庭里,君吉甫宛如一棵被悉心呵护的幼苗,逐渐茁壮成长。

     从他牙牙学语开始,每日所闻所见皆是父亲对于自身技艺那近乎痴迷的钻研精神,还有面对生活时那份始终如一的质朴和淡然。

     无论是晨曦微露之时,还是夜幕降临之际,父亲总是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专注地打磨着每一件作品,力求将其做到尽善尽美。

     而年幼的君吉甫,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瞪大眼睛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暗暗种下了对精湛技艺向往的种子。

     与此同时,父亲对待生活的那种不骄不躁、知足常乐的态度也深深地感染着君吉甫。

    即便家境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简单饭菜的时刻,总能让小小的屋子里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这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让君吉甫懂得珍惜身边的点滴美好,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也许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熏陶之下,君吉甫逐渐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特质。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都能像父亲对待那些棘手的工艺难题一样,咬牙坚持下去,永不言败。

     而且,这份来自家庭的滋养还赋予了他一种对未来满怀着憧憬和希望的坚定信念。

     哪怕前方道路崎岖不平,迷雾重重,他依然坚信只要自己怀揣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终有一日能够迎来光明璀璨的明天。

     君吉甫自幼便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他常常蹲在父亲身旁,看着那些冰冷的金属在炉火与锤子的作用下,逐渐变成实用的器具,眼中满是惊奇与向往。

     每当村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讲述着周人如何在周文王、周武王的带领下,推翻殷商统治的故事时,君吉甫总是听得最为入迷。

     那些英勇无畏的事迹,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建功立业的种子。

     童年的君吉甫在劳作与学习中度过,他不仅学会了父亲的手艺,还跟着村里的教书先生识文断字。

     他对文字有着极高的天赋,一篇篇古老的典籍,在他眼中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他沉醉其中。

     他尤其喜欢研读周公旦制定的礼仪制度,那些繁琐却有序的规则,在他看来蕴含着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大智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君吉甫也逐渐长大成人。

     昔日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如今已到了意气风发的年纪。

     然而,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加,君吉甫那颗躁动的心再也无法安于现状,尤其是对那狭小且平淡无奇的村落生活越发感到厌倦和不满。

     偶然间,君吉甫从过往行商口中得知了镐京这座城市——它乃是西周王朝的政治核心所在,繁荣昌盛、热闹非凡。

     据说,镐京城内汇聚着无数的贤能之士,他们或是学富五车的大儒,或是身怀绝技的工匠,亦或是智勇双全的将帅…… 总之,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遇,只要有真才实学便能获得一展身手的舞台。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君吉甫原本平静如水的内心世界,瞬间激起千层浪。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清晨,君吉甫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