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产龙 保住 公孙九娘
关灯
小
中
大
母已经不幸去世了。
”外甥女听闻,又呜咽着说:“我自幼受舅母和舅舅抚育之恩,还未来得及报答,没想到舅母却先葬于沟壑,心中实在悔恨不已。
去年伯伯家大哥迁走父亲的灵柩,却对我不闻不问,我在这数百里外,孤苦伶仃,仿若秋天的燕子,无依无靠。
舅舅不嫌弃我已成为沉魂,还赐予我金帛,我已经收到了。
”?莱阳生将朱生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外甥女,外甥女听后,低下头,沉默许久,一言不发。
老妇人在一旁说道:“公子先前托杨姥来过三五次,我觉得这是一桩美事。
小娘子却不肯草率行事,如今有舅舅做主,她才会满意。
”?说话间,一位十七八岁的女郎,带着一个青衣丫鬟匆匆走进来。
女郎瞥见莱阳生,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转身想要逃走。
外甥女眼疾手快,连忙拉住她的衣襟说:“不必如此,这是舅舅。
”莱阳生见状,连忙行礼,女郎也敛衽还礼,举止优雅大方。
?外甥女笑着介绍道:“这是九娘,栖霞公孙氏。
她的父亲原本是世家子弟,如今却落魄不堪,诸事不顺。
她早晚常与我往来,我们情谊深厚。
”莱阳生仔细打量九娘,只见她笑容如秋月般明媚动人,红晕似朝霞般艳丽夺目,仿若天人下凡,美得令人窒息。
莱阳生不禁由衷赞叹道:“一看便知是大家闺秀,寻常人家怎能有如此娟秀美好的女子!”?外甥女笑着说:“而且她还是个女学士,诗词都写得极好。
昨日我还得到她的悉心指教。
”九娘微微晒笑,说道:“小丫头无缘无故败坏我的名声,让舅舅见笑了。
”外甥女又笑着说:“舅舅丧妻后尚未续弦,若娶了这位小娘子,可会满意?”?九娘听后,笑着跑了出去,说:“你这小丫头,疯癫了不成!”便快步离开了。
这些话虽看似玩笑之言,但莱阳生却在不经意间对九娘心生爱慕之意。
外甥女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便说:“九娘才貌无双,舅舅倘若不嫌弃她,我便去跟她母亲说。
”莱阳生心中大喜,然而又隐隐担心人与鬼难以婚配,终成眷属。
外甥女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说道:“无妨,她与舅舅有前世缘分。
”莱阳生这才放心地告辞出门。
?外甥女送他出门,说:“五日后,月明人静之时,我会派人来接你。
”莱阳生走到门外,却不见朱生的踪影。
他翘首西望,只见月亮半挂在空中,昏黄的月光洒下,他还能勉强辨认出旧路。
他看见南面有一处宅院,朱生正坐在门口的石头上,见他出来,立刻起身迎接他说:“我已等候多时,寒舍简陋,还请你劳驾光顾。
”?于是,两人携手进入宅院。
朱生热情地表达感谢,随后拿出一个金爵、百枚晋珠,真诚地说:“我没有别的贵重东西,这些权且当作聘礼。
”接着又说:“家中有浊酒,只是这阴间之物,实在不足以款待嘉宾,这可如何是好?”莱阳生推辞一番后告辞。
朱生送他到中途,才与他分别。
?莱阳生回到住处,僧人和仆人纷纷好奇地询问他去了哪里,他隐瞒实情,说道:“那些说有鬼的人太荒唐了,我只是和朋友饮酒去了。
”?五日后,朱生果然如约而至,他整理好鞋子,手中摇着扇子,神情十分愉悦,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喜事。
刚走到门口,远远地就对着莱阳生行礼。
笑着说:“你的喜事即将办成,就在这旦夕之间,还请你劳驾走一趟。
”莱阳生疑惑地说:“因为没有回音,我还没有下聘礼,怎么就办成喜事了?”朱生说:“我已经代你送了。
”莱阳生心中十分感激,毫不犹豫地跟着朱生一同前往。
?他们径直来到外甥女的住处,只见外甥女盛装打扮,身着华丽的服饰,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们。
莱阳生惊讶地问:“你何时出嫁的?”外甥女说:“已经三天了。
”朱生便拿出之前送的珠子,给外甥女添妆。
外甥女推辞了三次,才最终收下,然后对莱阳生说:“我将舅舅的意思告诉了公孙老夫人,夫人十分欢喜。
只是她说自己年老体衰,没有其他骨肉,不想让九娘远嫁,希望今夜舅舅能到她家入赘。
她家没有男子,你便可以和朱公子一同前往。
”?朱生便带领他们前往。
快到村子尽头时,一处宅院的门缓缓打开了。
二人走进堂屋,不一会儿,有人匆匆通报:“老夫人到。
”有两个青衣丫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老妇人走上台阶。
莱阳生想要行礼,老夫人和蔼地说:“我老朽年迈,行动不便,就不行礼了,你也不必拘礼。
”她指挥着青衣丫鬟,迅速摆上酒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朱生叫来家人,另外摆出精致的菜肴,放在莱阳生面前;又单独设了一壶酒,为莱阳生敬酒。
宴席上的菜肴,与人间并无不同,色香味俱全。
然而,主人只是自己吃喝,并不怎么劝酒,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不久,宴席结束,朱生告辞。
青衣丫鬟领着莱阳生离开,进入一间布置精美的屋子,只见九娘正手持华烛,静静地坐在床边,含情脉脉地等待着他。
二人互诉衷肠,极尽欢爱,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起初,九娘和母亲原本是被押解去京城的。
到了郡城,母亲不堪旅途的困苦和折磨,含恨而死,九娘也在绝望之下选择了自刎。
此刻,她在枕上追述往事,哽咽着难以入眠,于是口占两首绝句:“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
”“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天将明时,九娘温柔地催促莱阳生:“你应该赶快离开,不要惊动了仆人。
”从这以后,莱阳生白天到来,夜晚离去,二人情意绵绵,感情愈发深厚。
?一天晚上,莱阳生问九娘:“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九娘轻声说:“莱霞里。
村里大多是死于两地的新鬼,所以以此为名。
”莱阳生听后,不禁唏嘘不已,心中满是感慨。
?九娘悲伤地说:“我这千里柔魂,漂泊无依,母子孤苦伶仃,说起来令人悲痛欲绝。
希望你念在我们一夜恩爱的份上,将我的尸骨收殓,归葬于墓侧,让我百年之后有个依靠,我即便死去,也会感激不尽。
”莱阳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
?九娘又说:“人鬼殊途,你不宜久留。
”于是,她将自己的罗袜赠给莱阳生,挥泪催促他离开。
莱阳生心中凄然,走出屋子,心中惆怅万分,不忍就此回去。
于是,他前往朱生家敲门。
?朱生光着脚匆匆出来迎接,外甥女也急忙起身相迎,只见她云鬓蓬松,睡眼惺忪,惊讶地前来询问。
莱阳生惆怅了许久,才将九娘的话告诉他们。
外甥女说:“舅妈不说,我也日夜想着此事。
这里不是人间,不能久居。
”于是,三人相对而泣,泪水浸湿了衣衫,莱阳生也含着泪水告别。
?莱阳生回到住处,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天亮。
他想要寻找九娘的坟墓,却懊恼地发现忘记问墓碑的标记。
到了夜晚,他再次前往,只见坟冢累累,荒草丛生,一片凄凉景象,他迷失了村路,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只能叹恨着返回。
他展开九娘送的罗袜,不料罗袜一遇风便寸寸断裂,瞬间化为灰烬。
无奈之下,他只好收拾行装,准备东归。
?半年过去了,莱阳生始终无法释怀,心中对九娘的思念与日俱增。
他再次来到稷门,满心期待着能再次遇到九娘。
等他抵达南郊时,天色已晚。
他在树下休息片刻后,急忙前往丛葬之地。
只见坟茔密密麻麻,荒野中榛莽丛生,枝叶交错,令人眼花缭乱。
鬼火闪烁,狐狸哀鸣,声音凄厉,令人胆战心惊。
他惊恐哀伤地回到住处,心中失意万分,四处遨游一番后,便掉转马头向东而去。
?走了一里左右,他远远地看见一位女子静静地站在丘墓之上。
那女子的神情意态,竟与九娘极为相似。
他心中一喜,挥鞭走近一看,果然是九娘。
他急忙下马与九娘说话,九娘却径直走开,仿若从未认识他一般。
他再次逼近,九娘脸色一怒,举起袖子遮住自己的脸。
他急切地呼喊“九娘”,九娘却如烟般瞬间消失了。
?异史氏说:“香草沉于汨罗江,心中满是悲愤;东山之人佩戴玉玦,泪水浸湿了泥沙。
自古以来,有孝子忠臣,至死都不被君父理解。
公孙九娘难道是因为莱阳生没有完成她骸骨的托付,而心中怨恨不已吗?心中的情感,无法捧出来给人看,真是冤枉啊!” 喜欢书生们的故事请大家收藏:()书生们的故事
”外甥女听闻,又呜咽着说:“我自幼受舅母和舅舅抚育之恩,还未来得及报答,没想到舅母却先葬于沟壑,心中实在悔恨不已。
去年伯伯家大哥迁走父亲的灵柩,却对我不闻不问,我在这数百里外,孤苦伶仃,仿若秋天的燕子,无依无靠。
舅舅不嫌弃我已成为沉魂,还赐予我金帛,我已经收到了。
”?莱阳生将朱生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外甥女,外甥女听后,低下头,沉默许久,一言不发。
老妇人在一旁说道:“公子先前托杨姥来过三五次,我觉得这是一桩美事。
小娘子却不肯草率行事,如今有舅舅做主,她才会满意。
”?说话间,一位十七八岁的女郎,带着一个青衣丫鬟匆匆走进来。
女郎瞥见莱阳生,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转身想要逃走。
外甥女眼疾手快,连忙拉住她的衣襟说:“不必如此,这是舅舅。
”莱阳生见状,连忙行礼,女郎也敛衽还礼,举止优雅大方。
?外甥女笑着介绍道:“这是九娘,栖霞公孙氏。
她的父亲原本是世家子弟,如今却落魄不堪,诸事不顺。
她早晚常与我往来,我们情谊深厚。
”莱阳生仔细打量九娘,只见她笑容如秋月般明媚动人,红晕似朝霞般艳丽夺目,仿若天人下凡,美得令人窒息。
莱阳生不禁由衷赞叹道:“一看便知是大家闺秀,寻常人家怎能有如此娟秀美好的女子!”?外甥女笑着说:“而且她还是个女学士,诗词都写得极好。
昨日我还得到她的悉心指教。
”九娘微微晒笑,说道:“小丫头无缘无故败坏我的名声,让舅舅见笑了。
”外甥女又笑着说:“舅舅丧妻后尚未续弦,若娶了这位小娘子,可会满意?”?九娘听后,笑着跑了出去,说:“你这小丫头,疯癫了不成!”便快步离开了。
这些话虽看似玩笑之言,但莱阳生却在不经意间对九娘心生爱慕之意。
外甥女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便说:“九娘才貌无双,舅舅倘若不嫌弃她,我便去跟她母亲说。
”莱阳生心中大喜,然而又隐隐担心人与鬼难以婚配,终成眷属。
外甥女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说道:“无妨,她与舅舅有前世缘分。
”莱阳生这才放心地告辞出门。
?外甥女送他出门,说:“五日后,月明人静之时,我会派人来接你。
”莱阳生走到门外,却不见朱生的踪影。
他翘首西望,只见月亮半挂在空中,昏黄的月光洒下,他还能勉强辨认出旧路。
他看见南面有一处宅院,朱生正坐在门口的石头上,见他出来,立刻起身迎接他说:“我已等候多时,寒舍简陋,还请你劳驾光顾。
”?于是,两人携手进入宅院。
朱生热情地表达感谢,随后拿出一个金爵、百枚晋珠,真诚地说:“我没有别的贵重东西,这些权且当作聘礼。
”接着又说:“家中有浊酒,只是这阴间之物,实在不足以款待嘉宾,这可如何是好?”莱阳生推辞一番后告辞。
朱生送他到中途,才与他分别。
?莱阳生回到住处,僧人和仆人纷纷好奇地询问他去了哪里,他隐瞒实情,说道:“那些说有鬼的人太荒唐了,我只是和朋友饮酒去了。
”?五日后,朱生果然如约而至,他整理好鞋子,手中摇着扇子,神情十分愉悦,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喜事。
刚走到门口,远远地就对着莱阳生行礼。
笑着说:“你的喜事即将办成,就在这旦夕之间,还请你劳驾走一趟。
”莱阳生疑惑地说:“因为没有回音,我还没有下聘礼,怎么就办成喜事了?”朱生说:“我已经代你送了。
”莱阳生心中十分感激,毫不犹豫地跟着朱生一同前往。
?他们径直来到外甥女的住处,只见外甥女盛装打扮,身着华丽的服饰,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们。
莱阳生惊讶地问:“你何时出嫁的?”外甥女说:“已经三天了。
”朱生便拿出之前送的珠子,给外甥女添妆。
外甥女推辞了三次,才最终收下,然后对莱阳生说:“我将舅舅的意思告诉了公孙老夫人,夫人十分欢喜。
只是她说自己年老体衰,没有其他骨肉,不想让九娘远嫁,希望今夜舅舅能到她家入赘。
她家没有男子,你便可以和朱公子一同前往。
”?朱生便带领他们前往。
快到村子尽头时,一处宅院的门缓缓打开了。
二人走进堂屋,不一会儿,有人匆匆通报:“老夫人到。
”有两个青衣丫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老妇人走上台阶。
莱阳生想要行礼,老夫人和蔼地说:“我老朽年迈,行动不便,就不行礼了,你也不必拘礼。
”她指挥着青衣丫鬟,迅速摆上酒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朱生叫来家人,另外摆出精致的菜肴,放在莱阳生面前;又单独设了一壶酒,为莱阳生敬酒。
宴席上的菜肴,与人间并无不同,色香味俱全。
然而,主人只是自己吃喝,并不怎么劝酒,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不久,宴席结束,朱生告辞。
青衣丫鬟领着莱阳生离开,进入一间布置精美的屋子,只见九娘正手持华烛,静静地坐在床边,含情脉脉地等待着他。
二人互诉衷肠,极尽欢爱,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起初,九娘和母亲原本是被押解去京城的。
到了郡城,母亲不堪旅途的困苦和折磨,含恨而死,九娘也在绝望之下选择了自刎。
此刻,她在枕上追述往事,哽咽着难以入眠,于是口占两首绝句:“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
”“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天将明时,九娘温柔地催促莱阳生:“你应该赶快离开,不要惊动了仆人。
”从这以后,莱阳生白天到来,夜晚离去,二人情意绵绵,感情愈发深厚。
?一天晚上,莱阳生问九娘:“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九娘轻声说:“莱霞里。
村里大多是死于两地的新鬼,所以以此为名。
”莱阳生听后,不禁唏嘘不已,心中满是感慨。
?九娘悲伤地说:“我这千里柔魂,漂泊无依,母子孤苦伶仃,说起来令人悲痛欲绝。
希望你念在我们一夜恩爱的份上,将我的尸骨收殓,归葬于墓侧,让我百年之后有个依靠,我即便死去,也会感激不尽。
”莱阳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
?九娘又说:“人鬼殊途,你不宜久留。
”于是,她将自己的罗袜赠给莱阳生,挥泪催促他离开。
莱阳生心中凄然,走出屋子,心中惆怅万分,不忍就此回去。
于是,他前往朱生家敲门。
?朱生光着脚匆匆出来迎接,外甥女也急忙起身相迎,只见她云鬓蓬松,睡眼惺忪,惊讶地前来询问。
莱阳生惆怅了许久,才将九娘的话告诉他们。
外甥女说:“舅妈不说,我也日夜想着此事。
这里不是人间,不能久居。
”于是,三人相对而泣,泪水浸湿了衣衫,莱阳生也含着泪水告别。
?莱阳生回到住处,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天亮。
他想要寻找九娘的坟墓,却懊恼地发现忘记问墓碑的标记。
到了夜晚,他再次前往,只见坟冢累累,荒草丛生,一片凄凉景象,他迷失了村路,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只能叹恨着返回。
他展开九娘送的罗袜,不料罗袜一遇风便寸寸断裂,瞬间化为灰烬。
无奈之下,他只好收拾行装,准备东归。
?半年过去了,莱阳生始终无法释怀,心中对九娘的思念与日俱增。
他再次来到稷门,满心期待着能再次遇到九娘。
等他抵达南郊时,天色已晚。
他在树下休息片刻后,急忙前往丛葬之地。
只见坟茔密密麻麻,荒野中榛莽丛生,枝叶交错,令人眼花缭乱。
鬼火闪烁,狐狸哀鸣,声音凄厉,令人胆战心惊。
他惊恐哀伤地回到住处,心中失意万分,四处遨游一番后,便掉转马头向东而去。
?走了一里左右,他远远地看见一位女子静静地站在丘墓之上。
那女子的神情意态,竟与九娘极为相似。
他心中一喜,挥鞭走近一看,果然是九娘。
他急忙下马与九娘说话,九娘却径直走开,仿若从未认识他一般。
他再次逼近,九娘脸色一怒,举起袖子遮住自己的脸。
他急切地呼喊“九娘”,九娘却如烟般瞬间消失了。
?异史氏说:“香草沉于汨罗江,心中满是悲愤;东山之人佩戴玉玦,泪水浸湿了泥沙。
自古以来,有孝子忠臣,至死都不被君父理解。
公孙九娘难道是因为莱阳生没有完成她骸骨的托付,而心中怨恨不已吗?心中的情感,无法捧出来给人看,真是冤枉啊!” 喜欢书生们的故事请大家收藏:()书生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