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余德 杨千总 瓜异

关灯
    1.余德 明朝末年,武昌之地,尹图南家中坐拥一处别院。

    那别院虽不算奢华至极,却也清幽雅致,别有一番韵味。

    一日,尹图南将这别院租给了一位秀才居住。

    时光悠悠,半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尹图南平日里琐事繁多,竟从未过问过秀才的情况。

    直至某一日,尹图南恰好经过别院门口,机缘巧合之下,与这位秀才偶然相遇。

    ?但见那秀才年纪轻轻,面容如玉,眉眼间透着一股子英气,身着一袭华美的服饰,身姿挺拔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举手投足间,尽显风度翩翩之态,周身气质超凡脱俗,令人眼前一亮。

    尹图南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好奇,不禁上前与他交谈。

    那秀才言辞之间极为含蓄,态度温和谦逊,每一句话都像是潺潺的溪流,温润地流淌进尹图南的心里,让人越发觉得喜爱。

    ?尹图南回到家中,脑海中还一直浮现着秀才的模样,心中暗自诧异不已,便和妻子说起了此事。

    妻子本就是个好奇心极重的女子,听闻之后,立刻派了身边的婢女前去别院,借口送些东西,实则是想窥探一番秀才屋内的情况。

    婢女领命而去,过了许久才匆匆回来禀报。

    婢女一脸惊讶地说道,屋内有一位美丽非凡的女子,那容颜之美,实乃世间罕见,寻常女子与之相比,皆黯然失色。

    屋内摆放的花卉,皆是些珍稀品种,形态各异,散发着奇异的芬芳;奇石玲珑剔透,纹理独特,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奇妙奥秘;衣物质地精良,绣工精美绝伦,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奢华;古玩更是件件珍贵,皆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罕物件。

    尹图南听后,心中的好奇之火愈发旺盛,这秀才究竟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不凡的生活?于是,他决定登门拜访,一探究竟。

    ?不巧的是,当尹图南来到别院时,秀才刚好外出。

    尹图南满心遗憾,只能无奈返回。

    ?第二天,秀才得知尹图南昨日来访,便前来回拜。

    尹图南展开他递来的名帖,才知晓秀才姓余名德。

    二人交谈之中,尹图南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细细询问秀才的身世和门第。

    然而,余德言辞闪烁,总是巧妙地避开这些话题,不愿过多谈及。

    尹图南见状,心中更加疑惑,再三追问。

    余德见无法回避,微微叹了口气,无奈说道:“既然想要与您结交往来,我自然不敢自绝于您。

    您只需知道我并非作奸犯科、逃亡在外之人,又何必非要知晓我的来历呢?”尹图南听他如此说,也不好再勉强,只好作罢。

    ?尹图南设下丰盛的酒宴款待余德,席间,二人谈古论今,从诗词歌赋到世间百态,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时分。

    此时,只见远处走来几个昆仑奴,他们牵着马,挑着灯,身姿矫健,步伐整齐,径直来到余德面前,恭敬地将他接走。

    ?次日,余德回请尹图南。

    尹图南应邀来到余德家中,踏入屋内,便觉眼前一亮。

    屋内的墙壁都用明光纸裱糊,那纸光滑平整,洁净如镜,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的身影。

    金狻猊香炉中焚烧着奇异的香料,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散发出阵阵幽香,弥漫在整个房间,让人闻之身心愉悦。

    一个碧玉瓶中插着两根凤尾孔雀羽,每根都有二尺多长,那羽毛色泽艳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一个水晶瓶中浸着一棵粉花树,此树模样奇特,尹图南从未见过,也不知其名。

    那树同样有二尺多高,垂落的枝条轻柔地覆盖在几案之外,叶子稀疏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花朵密集地簇拥在一起,含苞待放,仿佛一个个娇羞的少女。

    那花朵的形状如同湿漉漉的蝴蝶收起翅膀,花蒂就像蝴蝶的触须,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宴席之上,菜肴摆放得整整齐齐,不过八道菜,却每一道都精致无比,色香味俱全,丰盛美味得超乎想象。

    余德随即命童子击鼓,以催花为酒令。

    随着鼓声响起,水晶瓶中的花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开始微微颤动,那纤细的花枝似乎不堪重负,仿佛下一秒就要折断。

    不一会儿,蝴蝶般的花瓣渐渐张开,先是露出一点点粉嫩的花蕊,而后花瓣缓缓舒展,如同蝴蝶缓缓展开翅膀。

    接着,鼓声停歇,只听“渊然”一声,花蒂和触须顿时掉落,化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轻盈地飞到了尹图南的衣服上。

    余德见状,笑着端起一个大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那蝴蝶似乎受到了感应,随即振翅飞走。

    ?片刻之后,鼓声再次响起,两只蝴蝶飞落在余德的帽子上。

    余德看着帽子上的蝴蝶,笑着自嘲道:“这可真是作法自毙啊。

    ”说罢,也连饮两杯。

    三轮鼓响过后,花朵纷纷坠落,如同下了一场花雨,那些花儿化作一只只蝴蝶,在众人身边翩翩飞舞,沾惹在众人的衣袖和衣襟上。

    击鼓的童子笑着过来数筹,尹图南得了九筹,余德得了四筹。

    尹图南此时已有几分醉意,看着眼前的美酒,实在无法喝完所有筹数对应的酒,只能勉强喝了三杯后,便离席告辞。

    经此一事,尹图南对余德越发觉得惊奇,心中对他的身份更加充满了疑惑。

    ?然而,余德为人不喜与人交往,平日里常常闭门独居,深居简出。

    当地有各种喜庆吊唁之事,他也从不参与,不与众人互通往来。

    尹图南逢人便夸赞余德的奇异之处,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便传开了。

    听闻此事的人都对余德充满了好奇,争相想要与他结交。

    一时间,余德家门外车水马龙,访客络绎不绝,每日前来拜访的人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余德对此颇为厌烦,这种热闹的场面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

    忽然有一天,他来到尹图南家中,向他告辞,而后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别院。

    ?余德走后,尹图南心中满是好奇,忍不住进入他的房间查看。

    只见空荡荡的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青阶下烛泪堆积如山,那是曾经烛光摇曳留下的痕迹。

    窗台上残留着零碎的布帛和断了的丝绵,上面的指印清晰可见,仿佛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只有房舍后面遗留着一个小白石缸,那石缸不大,大约能装下一石左右的东西。

    尹图南看着这石缸,心中一动,便将它带回家中,用来蓄水养红鱼。

    奇怪的是,过了一年,缸里的水依然清澈如初,没有丝毫浑浊,仿佛时间在这缸水中静止了一般。

    后来,一个仆人在搬动石头时,不小心碰倒了石缸,只听“咔嚓”一声,石缸被打碎了。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缸里的水却没有倾泻出来。

    尹图南走近仔细